美企高层薪酬制度或见翻天覆地大改变
【综合报道】美国企业高层薪酬制度可能出现翻天覆地的大改变。专家指出,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向获公共财政拯救的银行设高层薪酬上限,只是美国企业薪酬制度大改变的第一步,其他毋须公共财政资助的银行,甚至是所有行业的上市公司高层薪酬都将受当局进一步监管,巨企行政总裁年薪动辄数百万美元的时代将成过去。
华尔街严重亏损拖累全美国经济,并且伸手向政府求援,获取数以百亿美元计公共财政的资助,但这些金融机构的高层去年仍获巨额花红,惹来美国国民公愤。 奥巴马继公开直斥这些巨额报酬是可耻后,再宣布,金融机构若再向华府申请巨额援助,这些公司的高层年薪不得超越50万美元,并对高层花红、离职金(即"黄 金降伞")和豪华开支(如员工假日派对、员工乘搭私人飞机出差)等作出规管。
管制受助银行加强规范先兆
奥巴马的最新宣布,既是回应民意,亦估计是为本周公布进一步拯救银行业计划而铺路,因为除了去年批出的7000亿美元外,当局可能须要求进一步拨款,因此先加强监管,以防民意反弹。
不过,专家指出,最新措施有更深远影响,可能是美国政府未来加强监管企业高层薪酬的征兆。美国政界一向有人推动立法,加强监管企业高层薪酬,但高层薪酬研究公司Equilar的研究总监茨维科──戈迪奇指出,不单美国公司,美国大众过去都十分抗拒立法限制员工薪金上限,因此立法一直未能成事。
今年料立法增股东话事权
然而,情况显然有变。茨维科──戈迪奇说,美国的气氛改变了,美国一般人完全不信任华尔街,令美国大部分国民接受规管薪酬上限。一直推动加强监管高层薪酬、本身是架构投资者顾问公司政策总监的麦科马克说,支持监管的民意已经成型,反对设限的理据已不再合理。
麦科马克估计,国会今年几近笃定会通过"薪酬话事权"法例,亦即公司股东每年有权就高层薪酬作象征式表决。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企业管治中心主任科菲教授预料,美企文化一大变动,将是更多权力由董事局转移至股东。他提到,根据最新措施,只是接受一般援助的银行如果获股东投票赞成,华府的50万美元高层薪酬上限规定便可豁免,预期股东表决将成为未来薪酬制度一部分。
科菲估计,最终在薪酬问题上影响力提升的是架构投资者(特别是退休基金)和股东代理人顾问公司,因为它们涉及的持股比例较高,而且较一般散户更愿意出席股东大会投票。奥巴马亦表明,政府长远将对不须政府援助的金融机构也提出薪酬限制方案,除"薪酬话事权"外,措施亦可能包括要求金融机构的高层须手持股票花红几年后才套现,以及由财政部支援下召开会议,研究高层薪酬长远整顿方案。
各行各业高层势大减薪
就算没有新规例,美国薪酬新文化已经成风,各企业高层薪酬下降(或至少不能期望大升)将成大趋势。股东权益组织Corporate Library创办人之一明诺说,金融机构高层大减薪,将令美国企业高层薪金上升失去一大推动力。薪酬顾问指出,新指引将对其他金融机构有阻吓作用,新趋势将是现金花红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股票,而且持有期须更长。
除了高薪文化,银行家也要适应豪华生活一去不复返的转变。美国传媒过去几个月不断揭发华尔街给予员工奢侈侍遇,例如美国国际集团(AIG)一掷44万 美元,让员工往加州享受Spa水疗度假。金融集团近日已纷纷取消这些活动,例如富国银行匆匆取消员工往拉斯维加斯赌场旅行的活动。
金融业忧人才流失
美国政府出手对付银行高层薪酬问题,国民大部分都叫好。不过,业界人士警告,最新措施只会令金融业大量流失人才。著名银行业分析员惠特尼表示,金融机构不应放弃给予年终花红,如果薪酬水平不吸引,金融业将会流失最好的人才。Cumberland Advisors投资总监科托克批评,奥巴马只是在哗众取宠,如果措施有效,这对美国有反效果,有能力的员工会作出选择,但如果措施有漏洞,就证明美国政府只是做门面功夫。
实际上,不少人指出,计划效用成疑。首先,新计划没有追溯效力,花旗等已获取了巨额资助的金融机构不受影响,而且限制是分开两级,严格要求高层年薪不得超越50万美元的,只适用于获取紧急巨额公共财政援助的公司,而所谓巨额,根据过去几个月的经验,相信只有花旗、美国国际集团(AIG)和美国银行的个案符合这定义,其余接受一般援助的不包括在内。
另外,金融机构可改以限制股作为高层额外报酬,但实际上不少金融机构已以大量限制股作为员工薪酬,以便公司保留现金。曾任薪 酬顾问的克里斯特尔批评,相关公司还清华府资助后,这些员工才能把限制股套现的规定是笑话,因为受助银行不再欠政府债务后,该公司股价一定大升,意味措施 只是延迟给予员工高薪。专家指出,无论如何,金融机构总有方法钻空子,聘请顾问公司以创造新的支付薪酬方法,以绕过限制。
奥巴马支持"say on pay"
外界估计,美国新政府用来对付企业高层薪酬过高问题的一大法宝,将是强制"薪酬话事权"法案,因为这条法案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正是当年是参议员、如今已成为总统的奥巴马。所谓的say on pay,就是要求企业让股东有权每年就高级员工薪酬水平及组成表决,但决议没有约束力,只是旨在利用公众压力,迫董事会给予管理人员高薪前三思。此法案由参议员弗兰克2007年草拟,已在同年4月获众议院通过。
奥巴马当时曾表示,将在参议院提出同类法案,但时任总统的乔治布殊表明会否决该法案,相关立法进程随后不了了之。然而,奥巴马现在已贵为白宫主人,加 上华府去年推出7000亿美元拯救银行业的方案后,共和党中也有不少议员认同加强监管银行高层的薪酬,因此这条法案有望获火速通过。
表决没有约束力,又有何效用呢?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企业管治中心主任科菲教授说,股东代理顾问公司可能会制定有关高层薪酬的指引,相信很少公司会敢不理会。英国目前已有十分全面的强制"薪酬话事权"法例,但这做法在美国仍十分罕有,很少企业愿意主动提出这类表决。美国不少公司强烈反对这做法,指出就算表决只是象征性,也会费时失事,令外间政治影响商业决定。
德意志银行:美银行限薪将导致人才流失
【综合报道】德国第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近日预言,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对美国各大银行施行全面限薪,可能会促使这些银行最好的员工转投海外竞争对手。
"有才能的人会乐于为我们工作。说到底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关键是谁拥有最棒的人才,"阿克曼表示。他认为,50万美元的高管年薪上限,会让最顶尖 的人才却步。这位欧洲主要银行家的观点,加剧了围绕奥巴马给美国银行业设置薪酬限制的争论。在德意志银行蒙受50年来最大的亏损——39亿欧元——之后, 阿克曼和银行其他高管放弃了2008年的奖金。但是德意志银行并未获得政府资助。
雷曼破产清算中的经验
【综合报道】公认的观点是,雷曼兄弟破产之所以造成灾难性后果,是因为没有人想到这种规模的体系也会破产,更没有为此做好准备。但2005 年夏,在美国证券托管清算公司(DTCC)的纽约办公室,这家大型清算与结算系统供应商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唐•多纳休以及一个风险经理人团队,已经就此类 情形进行了"军事演习"。
多纳休称,当时,有"一系列问题"促使他认为,为预防万一,DTCC进行一些应对大银行清算的演习是明智的。这相当具有先见之明。多纳休表示:"当时只是 看到所有数字都在上升:交易量,清算基金需求,人们持有的交易头寸。我们确实需要开始更多地考虑我们的风险控制体系能够做些什么。"几个月后,雷曼破产不 再是一种假设。短短数周的时间,DTCC处理了与该投行及其交易对手相关的价值5000亿美元的风险敞口,做了一家清算机构在违约情形下应该做的事情:减 少净头寸,成为每一个卖家的买家和每一个买家的卖家,并向市场出售债务。到10月30日,DTCC能够宣布,它已经清算了市场投资者在雷曼的5000亿英 镑风险敞口。
他表示,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三个经验:第一,倘若出现大规模违约,核心对手对于阻止系统受到更大损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现已成为推动场外或双方协商的衍生品转移至更透明环境中的主要理由。
第二,多纳休提出,拥有雷曼风险敞口的买方市场参与者的经历,可能会促使他们成为DTCC和其他清算机构的会员。以雷曼为交易对手,这类投资者从他们的头寸中获得了巨大收益。许多人期望DTCC"兑现"他们的头寸,但由于不是会员,他们没有任何索取权,只能被迫个人独自管理自己的交易清算事宜。
最后,多纳休表示,危机中困扰监管机构和银行的一项事宜是,确定风险敞口的限度和建立本应产生更好回应的基本信息。
他称,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规模和"雷曼局势可能造成多大的黑洞",在9月份引起了"极度疯狂"。DTCC采取了不同寻常的举措,发表声明明确表示,信用违 约互换交易有一个中央登记机构——在其交易信息库——记录了绝大多数的信用违约交易。多纳休表示,这类基础设施可能有利于解决透明性带来的监管问题。 "(后交易)基础设施中有大量信息,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你将会看到的再监管问题。"
穆迪:美国住房价格将于第四季度触底反弹
【综合报道】穆迪旗下Economy.com在最新的报告中称,美国许多地区的住房价格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触底反弹。不过,穆迪首席经济学家Mark Zandi在研究报告中称,在一些受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市场,住房价格到2010年或2011年才有望触底。
报告称,尽管美国经济前景恶化、住房市场形势疲软,但目前出现的一些积极迹象表明,住房市场触底反弹已为时不远。报告显示,平均来看,全美住房价格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见底,届时将处于较2006年第一季度触及的峰值低36%的水平。对住房价格的衡量是基于Fiserv Case-Shiller指数作出的。
美国银行老板增持股票以鼓舞信心
【综合报道】美国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刘易斯增持20万股该行普通股,希望借此让员工、投资者和董事会相信,他和银行管理层能够带领美国银行走出眼下的危机。美国银行股票日前出现巨幅波动。分析师认为,该股的巨幅波动体现了对美国政府干预美国银行业务程度的担忧。美国银行是美国资产最大的银行。
政府官员在美国银行收购美林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刘易斯也因此饱受指责。在参议员多德公开驳斥有关政府可能很快对美国银行实行国有化的猜测后, 美国银行股价立刻出现了上扬。刘易斯在备忘录中向员工表示,他同董事们在夏洛特的银行总部举行了所有人记忆中最漫长的一次董事会会议。"董事会一致支持我 们的商业模式、战略方向和团队。同以往一样,我们承担着执行的重担,承担着责任,不能辜负他们对我们的信任。"
刘易斯称公司1月份的业绩"令人鼓舞"。他说,上季度资本市场极其混乱使我们遭受损失,现在局面看来已经有所缓和,但信贷成本仍是个大问题。刘易斯承认,全公司上下都削减了年终奖,高层经理减少的幅度最大。据知情人士说,在许多情况下,奖金将在2009年期间分四批以现金形式延期发放,前四分之一将在3月份发放,其余部分在以后几个月分批支付。
刘易斯增持股票的价值为958,340美元,此前他于1月20日时购买了20万股。刘易斯目前拥有220多万股美国银行股票。包括首席董事斯隆和退役美国将军弗兰克斯在内的几名董事也增持了20多万股美国银行股票。分析师对美国银行事实上是否会成为国有化的目标看法不一。Raymond James的分析师安东尼•波利尼称对美国银行国有化的担忧是"荒谬的"。他说,该股已跌至如此之低,产生影响的就是恐惧本身。这样一来,即使是最理智的投资者也会想:"我一定错了,这其中一定有些是真的,这只股票还会继续下跌"。
Fox-Pitt Kelton分析师马克特向客户称,目前美国银行的股价已反映了最坏的情况。他说,不但政府需要采取决定性的行动,美国银行也需要。美国银行对股价、新救助计划的可能影响和要求调整管理层的呼声不予置评。
GE警告:美国可能陷入萧条
【综合报道】通用电气(GE)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近日警告称,美国经济正经历至少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严重下滑,甚至可能陷入萧条。他表示,企业和消费者正艰难应对动荡的市场和深陷困境的金融服务业。
"与我经历的其它低迷不同,这次低迷面临着流动性有限的问题,"自2001年起担任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的伊梅尔特在会议上表示,"一旦突破1974年至 1975年的严重程度,你就不会停下来,直到达到1929年的状况。"在被问及他会将目前的放缓称为衰退还是萧条时,伊梅尔特开玩笑地表示,要得到准确答 案,他需要参考他的大学经济学课本,但他表示,答案就是这二者"其中之一"。
他主张,政府正尽可能多的"射出子弹",以刺激经济增长并稳定信贷市场。他表示,这些措施到明年初应当开始奏效。"政府正竭尽全力,"他表示,"在我看来,政府永远都是赢家。"
【新闻视点】
日本欺诈案嫌疑人被捕
【综合报道】日本警方近日逮捕了一家床上用品公司75岁的负责人,以及涉嫌一桩欺诈案的其他21人。这起案件有可能是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欺诈案——一宗25亿美元的庞氏骗局,受害者高达数万人。
波和二是生产床上用品和保健产品的L&G公司负责人,当局怀疑他与其他高管操作了一个金字塔骗局,承诺每年给投资者36%的回报,并在三年后让本金翻倍。波和二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并表示"这不是一个骗局",自己是"警方调查的受害者。"
这桩欺诈案将是此类日益增多的诈骗案中金额较大者之一,其中最大的一起是美国的伯纳德・麦道夫操作的庞氏骗局,据称规模高达500亿美元。这起案件是在金 融市场出现动荡,全球经济衰退加剧之时爆出的。这同时凸显了日本当局在教育公众防范欺诈方面的难度,尽管日本多年来一直进行全国性的教育活动,以提醒人们 警惕此类诈骗。
日版麦道夫波和二 暗中创立金融邪教迷倒信徒
【综合报道】日本床上用品企业老板波和二日前晨因涉嫌诈骗投资者至少1260亿日元(约合94.5亿元人民币)遭警察逮捕。当地媒体称这将 是日本迄今曝出的最大金融诈骗案。而作为一名堪比华尔街巨骗麦道夫的诈骗犯,波和二不仅自制货币、敛取巨额财富,更自称自己肩负着"消除世界贫困"的"神 圣天命",令部分投资者甚至称他为"神",他所创立的组织几乎已经成为一个"金融邪教"。
波和二现年75岁,经营首都东京一家床上用品企业L&G。东京警视厅和宫城县及福岛县警方组成联合调查组,近日在L&G附近一家饭店逮捕波和二。根据警方说法,这家企业涉嫌于2000年至2007年间以承诺36%的年回报率为诱饵,骗取大约3.7万名投资者1260亿日元。事实上,这家企业自2007年11月以来进入破产程序。参与破产诉讼的律师告诉媒体记者,企业7年间从5万名投资者手中筹资2265亿日元。
虽然落网,波和二拒绝认罪。他被捕前正在店内用餐,告诉现场大约100名记者:"这不是诈骗。警察毁了我的生意……我是警方调查的受害者。""我在领 导5万人。他们能以诈骗罪指控这么大的企业吗?"波和二边饮一大杯啤酒边说。问及是否愿向投资者道歉时,他答道:"不。我已赌上自己的性命。为什么要道 歉?我是最可怜的受害者。没人比我输得惨。你们应该清楚,高回报伴随高风险。"他落网前两天在博客中以车技差与自行车质量无关为例,写道"你无法精通 L&G的商业计划,并不意味着计划自身不好"。
"L&G"名称来自英语单词"女士们"和"先生们"的首字母。为诱人"入瓮",波和二使尽种种手段,从发行虚拟货币到邀请明星演出,甚至大搞个人崇拜。手段1:发行虚拟货币集资。L& G成立于1987年8月,最初销售床上用品和保健产品,2001年前后开始发行虚拟货币"天元"筹资,投资者多为老人。"天元"取"天堂"和日本货币"日 元"之意。这种电子货币置于手机内,可用于由L&G赞助的百货商店和网络店铺中,购买床垫、食品、服装和珠宝等。日本电视网曾播放一段名为"天元 市场"的视频,出镜者大赞波和二的投资项目。其中一名女性说:"天元生活真不错。"另一名女性则说:"就像做梦一样,我能买任何东西。"
手段2:邀请明星学者作秀。除以佣金吸引投资者拉人投资外,他2005年成立经政府注册的"研究机构",组织大型娱乐活动和讲座,邀请名歌 手和名学者演出、演讲,以吸引投资。据悉,L&G2007年2月开始以"天元"代替现金支付红利,9月辞退多数员工,10月因涉嫌违反投资法受到 警方搜查。
手段3:邪教崇拜迷倒信徒。另外,波和二通过近似邪教崇拜的方式吸引投资者,声称自己肩负"消除世界贫困"的"神圣天命", 部分投资者甚至称他为"神"。受害者律师团在诉讼陈述中写道:"波和二魅力超群,以致(投资者)信仰'波教'。甚至他自己也常放言:'我就是法。'这样, 波和二控制了成员的思想。"
麦道夫案损失可能更接近于150亿至200亿美元
【综合报道】前投资经理、伯纳德•麦道夫的长期举报者哈里•马科波洛斯表示,麦道夫案的相关损失可能更接近于150亿至200亿美元,而不是麦道夫之前向美国调查机构供认的500亿美元。
马科波洛斯表示,未能更早地对麦道夫立案,部分责任在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工作人员的无能。马科波洛斯9年来一直试图揭露麦道夫的骗局。他表 示,"我给史上最大庞氏骗局加以精心包装并送到他们眼前",但多数官员"不明白我交给他们的文件里那29个红色标记是什么意思"。"证交会的律师互相串 通,让像麦道夫随后承认的这种大规模骗局得以维持下去,如果这只是因为他们缺乏调查能力和金融业常识就好了。"
麦道夫去年12月被捕,举报人是他的儿子们。美国当局既没有要求麦道夫认罪,也没有对其起诉。其后,美国证交会因为在近10年的时间里都未能对马科波洛斯明显可靠的举报进行彻底调查,而遭受了猛烈抨击。马科波洛斯所估算的损失与500亿美元之间存在的差距,可能源自于投资者以为已用于再投资的名义收益。这有可能也将大幅限制投资者有望追回的资金数额。
监督麦道夫公司清算过程的托管人埃尔文•皮卡德近日在法庭上表示,迄今他已经追回了约9.46亿美元的资金,并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开始分发这些款项。他 还证实,清算人正与调查人员合作,搜查麦道夫在曼哈顿的办公室以及昆斯区一间储藏了7000箱文件的仓库。马科波洛斯同时指责美国证交会的"律师泛滥", 被其所监管的行业所俘虏,而且由于地盘之争被束缚了手脚。
【环球市场】
印度企业普遍被迫裁员
【综合报道】去年最后3个月,印度经济中一些关键行业裁员50万人,原因是全球经济放缓对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之一产生了影响。印度劳工部在七个行业内进行的一项就业调查显示,采矿、纺织、汽车制造、运输、金属、宝石与珠宝以及后台办公室流程外包等领域都出现了裁员现象。通常在出口上表现强劲的宝石与珠宝行业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总计裁员9%。
在此期间,仅汽车制造业合同工的就业人数就下降了12.5%,原因是需求放缓,及流动性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中的需求突然消失。许多额外的合同工和临时工裁员情况可能都没有记录,尤其是在纺织业。此外,许多行业都鼓励工人们接受减薪或延长工作时间,以保住饭碗。
葡萄牙替代能源前景悲观
【综合报道】位处南欧的葡萄牙,近年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决心进身欧盟中替代能源生产大国之列。葡萄牙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欧盟成 员国排名较后,相比其他发达的欧盟国家,似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经历了金融海啸,去年葡萄牙经济只有0.7%增长,股市更大泻近50%,该国未来能 否挥别低迷介的经济局面?
"近年葡国政府大力投资风力、太阳能及水力发电等替代能源的建设,希望能成为世界生产替代能源大国之一,不过受环球经济衰退影响,当地股市走势反覆,替代能源又较受石油价格影响,故投资相关能源股难有赚大钱的机会。"在港公干已满一年,担任市场推广的葡萄牙人Luis Vareta 说。Luis 表示,葡萄牙并非商业活动频繁的国家,当地投资气氛不太炽热。由于受过往金融危机教训,当地人喜欢投资防守性较强的蓝筹股,如世界第四大风力能源生产商Energuas de Portugal 、葡国最大食物供应商之一Sonae 等。不过近期当地股票跌至较低水平,故吸引更多葡国人投资当地市场。
葡萄牙经济及创新部日前表示,该国目标是在明年之前令替代能源发电占全国总发电的45%。此外,当地目前正在建设欧盟最大的风力发电厂,建成后可供给当地12%的用电需求。不过,能源股未能幸免于金融海啸,当地替代能源生产商之一Galp Energia 股价由去年九月约13 欧元,急挫至十月的6.055 欧元,虽然截至昨日已回升至8.54 欧元,但由去年九月初至今已跌近35% ,Energuas de Portugal 股价则由去年一月高位至今跌近40% 。
已有三年投资经验、从事股票销售的葡萄牙人Frederico Torre,自言对于葡国政府致力发展替代能源感到忧心。在七十年代起,国际油价曾像去年初般大幅飙升,令替代能源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于是政府亦积极呼吁产业发展,以防出现能源危机;但到了八十年代,国际油价崩溃,替代能源远较石油昂贵,竞争力因而严重削弱。"葡萄牙有可能重蹈当年覆辙,而生产能源的企业股价下滑加上银行信贷收紧,亦会令欧美各地的风力和太阳能计划面临资金短绌的局面。"
(60% 券商总部,1500 家证券营业部,500 强中国上市公司的选择!
中国证券�参"第一资讯":市场动向公司内情,原创分析独家视点,
股市情报核心报告,敬请下载使用"汇聚"客户端
网址:www.huijuzx.com, 热线电话:021-51098605 QQ:519033021
Email: huiju1688@163.net MSN:huiju1688@hotmail.com)
【要闻报道】
不惧低迷中国仍在非洲前行
【综合报道】在全球经济低迷时刻,中国在非洲大陆不断增长的投资行为也失去了某些光泽。尽管如此,中国商人仍然着眼长远,推动在非洲的战略性扩张。美国前驻埃塞俄比亚和布基纳法索大使西恩说:"中国在非洲是为长期、战略利益。我认为,他们不会改变这一点。"
事实也证明了西恩的说法。赞比亚传媒报道,中印公司都表示出接管赞比亚最大的钴矿公司的意愿。南非的标准银行上月表示,该行已建议中国矿产公司客户趁此机会在非洲和其他地区买进。除了采矿业,中国国有公司还在推进对于战略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一些私人公司则继续在科技产业领域扩展。华为公司正从非洲南部向北部推进。
当竞争对手开始裁员并推迟新项目时,中国有色金属集团本月在赞比亚谦比西建设一个新炼铜炉。为吸引中国投资,赞比亚将谦比西变成了免税经济特区。本 月,赞比亚总统还和中国商务部部长启动了位于首都卢萨卡附近的第二个经济特区,中国公司将在这里组装用于出口的手机等电子产品。赞比亚的铜矿带见证了中国 公司的增长。
中国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说:"在赞比亚,矿产投资是大规模的、长期的。我看不到有任何收缩的可能性。各公司不会放弃投资机会……"中国也坚称,经济放缓不会影响其对非洲的兴趣。中国外交部部长1月在南非说:"我们将继续进行富有活力的援助项目,中国公司将尽可能多地投资非洲,因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中国67%跨国收购不成功
【综合报道】中国企业近年争相"走出去",企图借扩张版图至海外,以分散地域风险,无奈大多乘兴而去,败兴而归。麦肯锡研究数据指出,过去20 年内,全球大型企业兼并个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更有67%的跨国收购并不成功。
商务部亦指出,中国对国外情况不够熟悉,专业人才不足是海外购并失败的主要原因。投资银行家认为,今天欧美国家发展成熟,中国要在海外购得优质资产的 难度很高,市场上放盘的往往是大前景欠佳或已在苟延残喘的资产,除了斥巨款买入,往后还要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及精力,才可有转机。
○四年TCL 收购法国Thomson 的彩电和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便是很好的例子,因收购不久,彩电市场便出现重大逆转,加上经营成本过高,拖累集团连年亏损,近期才有所好转。还有联想收购美国IBM 个人电脑业务,亦一直成为负累。就连近期中投公司及平保等多家金融机构的投资,亦因金融危机席卷等因素而大打折扣。
商务部直指,中国企业外购失败,是企业用"上世纪30 年代的基础、60 年代的工具、90 年代的目光"进行跨国收购,有的企业为节省费用,连请中介机构评估的重要环节也省去,对外国情况不够熟悉,参与收购的专才亦不足。
中企首次控股澳矿业公司
【综合报道】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收购澳洲PERILYA LIMITED(PEM 公司)50.1%股权近日获PEM 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中金岭南成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首家成功以绝对控股方式收购发达国家资源企业的企业。
PEM 公司是澳洲上市公司,主要在澳洲从事基本金属矿的勘探与开采业务。中金岭南通过其在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以每股0.23 澳元的作价,认购PEM 公司定向配售的约1.98 亿股可流通普通股,涉及收购总投资约4500 万澳元,折合约二亿元人民币,从而持有PEM50.1%的股权。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际市场铅锌价格已导致全球相当多的铅锌矿山生产处于亏损状态,经营困难。中金岭南公司抓住这次机会成功收购澳洲PEM 公司,为在金融危机局面下企业谋求最大发展机遇提供了良好借鉴。而此次成功收购不仅标志中金岭南在国际化转型上迈出重要一步,真正成为跨国经营的铅锌企业,对中国企业拓展海外资源开发模式也具有很大意义。
中金岭南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铅锌采、选、冶联合企业之一,位列中国企业500 强,在内地有色金属铅锌行业排名第一位。拥有国内最大的铅锌矿山凡口铅锌矿、国内第三大铅锌冶炼企业韶关冶炼厂,已形成铅锌采选能力年产金属量18 万吨、铅锌金属冶炼能力年产40 万吨。PEM 目前拥有铅锌资源总量金属320 万吨,并拥有多个探矿权,生产能力为年产铅锌金属量超逾15 万吨。
建行50 亿授信支持地产业
【综合报道】建设银行近日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签署银证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两年内给予50 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用于北京市土地储备开发。另外,中信银行总行也表示,该行截至去年十一月,已发放25.4 亿元贷款支持北京两限房建设。
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签署银证战略合作协议。建行北京市分行将给予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5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用于北 京市土地储备开发,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根据协议,建行北京市分行还将优先为北京市国土局土地储备中心提供资金结算、资产管理顾问、财务顾问、现 金管理等金融服务,并成为该中心重要的长期合作伙伴。
国务院办公厅在去年十二月中旬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开展住房公积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
【投资参考】
对冲基金新秩序 拒绝投资者赎回
【综合报道】有说2008年是投资世界"信用破产"的一年。不是吗?所谓长线投资或资产配置全部宣告失效;追求绝对回报或对冲风险的同样失效,多少公司愈是对冲,蒙上的损失就愈大。对于对冲基金而言,去年更是凄惨的一年,索罗斯预言,将有50%至70%对冲基金公司关门大吉,基金经理预期行业将回到十年前。
在这种混乱局势中,行业共识是将会出现新秩序。何以会有新秩序出现呢?归根究底,就是市场认为有些事情并不合理,目前最炽热的一个讨论就是基金公司拒 绝投资者作出资金赎回。根据Hedge Fund Research统计资料,去年第四季全球对冲基金面对的赎回规模至巨,达506亿美元;总资产规模收缩至5930亿美元,较第二季下跌28%。再艰难的 是今年,一级经纪资金减少,基金再难以高杠杆运作,套戥策略难以成效,而且股票债券市场仍然充满险阻。摩根士丹利分析员Huw van Steenis则预测,今年对冲基金行业的资产将再下跌37%。
信贷危机令银行要求基金还款或增加抵押;加上基金表现失色,投资者打算赎回投资,是去年所有对冲基金造成的庞大压力。许多基金因而在宣布停止赎回,因为保持开放或流动性的基金,至容易成为投资者的提款机;因为投资者被恐惧笼罩,要求赎回将变成错误的决定。
有看法认为,在目前情况下,除了回报要有保证外,只有交易难度高的策略可以生存下来,故基金策略可能回到八十年代较常见的宏观及交易策略。索罗斯则狠批,对冲基金经理不能忘记,在跌市中做到保护资金才是对冲基金的最关键"规条"。 GAM多元基金经理组别投资经理Kier Boley则认为,对冲基金将变得更加"干净",更注重策略的运用,但投资宏观策略的整套思维很一样,系统最终将很视乎基金经理的市场观点,投资者必须有心理准备能够接受这种基金风格。
对冲基金的世界正在萎缩
【综合报道】经历去年的洗礼后,对冲基金世界正在萎缩,监管正在提高,投资者及官员都在看,看这个行业还有哪些毛病。汤森路 透理柏早前在欧洲、美国及亚洲向各大单一经理及基金的基金经理作出调查访问,是投资者了解行业今年变化的资料。本栏就资金赎回、收费结构及一级经纪三大问 题,节录该报告中受访者的回应。
据Hennessee研究,目前对冲基金行业中,32%投资者是基金中对冲基金,其余为直接投资客户;30%是个人及家族公司账户;15%是退休金;12%是Endowments及基金会;11%为企业客户。有观点指出,去年的主要赎回要求来自富裕个人投资者而己,但调查显示,退休金及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亦会减慢,面对"退出"的要求增加,新资金"进入"减少,基金又如何面对客户的庞大的赎回压力?
报告显示,有三分二(65%)受访者回应把投资部位套现,以提高现金水平,是应付短期赎回压力的方法;另有8.11%受访者表示信贷工具,以及有2.7%受访者表示透过一级经纪人借贷也是有采用的方法。在其他方法一栏,有基金经理则说:"提高与投资者的接触,了解他们的需要,以及解释保留投资的重要"、"提高基金透明度"及"赎回没有太大改变,只要策略能够持续"。
对冲基金收取"高水条款"及表现费模式备受批评,同时监管机构亦希望提高基金收费的监管。面对这些压力,调查显示,基金经理预期业界将出现新的收费模式。汤森路透理柏认为,投资者对收费结构的担忧,对业界下游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500万美元)打击至大。
报告指出,预料回报表现将继续下跌,故表现费收入亦大大减少,但收取表现费是对冲基金最大的赚钱能力,故相信将有很多基金公司被迫缩减规模,甚至结业。30%单一基金经理回应,可能减低管理费及表现费;有15%回应这方法将能够挽留客户;基金经理中有17%回应将减收管理费。整体回应中,只有9%表示将减收表现费。值得留意的是,没有受访者回应减收"高水条款"收费。
有17%受访者选择其他,建议减低管理费并提高表现费;另外,亦有建议指出,"根据投资的基金规模及时间长久"或"为长期锁定的资金提供收费折扣也有可能"。调查认为,后者特别适合在流动性较低的策略。
投资者赎回令行业资金大减,但水深火热的投资银行亦进一步减低行业的资金。高盛及摩根士丹利,或已消失的贝尔斯登及雷曼兄弟,在过去二年都是重要的一级经纪及交易商。不过,当这些银行自身难保时,对冲基金融资困难亦将持续,杠杆须要大减,如何与一级经纪保持良好关系,以及分散经纪商的风险,都是今年的挑战。
报告提到,22%受访者回应将继续与一至三家一级经纪合作。不过,16%受访者亦表示把合作的经纪数目提高至多于三家;另有11%回应会考虑加入新的经纪商;同时有6%受访者指出一级经纪的生意正在萎缩;相反,环球性银行及基金管理公司正在争取经纪商的生意。
索罗斯投资方法再领风骚
【综合报道】对冲基金去年录得1990 年以来最差的表现,平均录得亏损达18.7%,所管理的资产值更大幅减低接近一半,然而,并非所有对冲基金都亏损,以分析全球经济基本因素为主的全球宏观基金,却取得平均5%的回报率,事实证明,这种曾令索罗斯声明大噪的全球宏观基金,在金融疲弱的环境下,仍可创造佳绩。
去年对冲基金表现差强人意,不但投资者不断赎回,而且对冲基金所管理的资产价值更大跌了接近一半。根据TrimTabs Investment Research 和巴克莱对冲公司估计,去年底对冲基金所管理的资产由前一年前的1.9 万亿美元大跌至1.1 万亿美元。不过,反观以分析全球经济趋势,从而投资于货币、股票、证券、利率的全球宏观投资法的对冲基金经理,在同期则取得平均5%的回报率,在一月份该些基金亦取得1.4%回报率。
Comac Capital LLP 创办人Colm O'Shea 称,20 年前所谓对冲基金即表示一些奉行全球宏观投资的基金,随着全球宏观的表现理想,相信未来的对冲基金亦可能会回归这种投资策略。1990 年代初期是宏观基金经理人称霸的时代。量子基金创办人索罗斯、Moore 资本管理公司的Louis Bacon 和Caxton Associates LLC 的BruceKovner 均是名噪一时的投资者,他们的投资动辄以数百亿美元计。不过,时移势易,对冲基金已渐渐摒弃了昔日的全球宏观投资策略,转移进行新的投资,可能是这样,才导致在这个金融海啸中雪上加霜。
辛辛那提Fund Evaluation Group 主任Alan Lenahan称,宏观策略基金将会吸引更多回流在对冲基金的资金投资上,"投资人会涌入此个全球宏观。"他又谓,对冲基金多年来的表现,显示多元部位投资的合理性。退休金、捐赠基金及富豪们会重返投资对冲基金,而且他们会投入表现最好的基金。
"有不少资金撤出对冲基金业,"DeloitteLLP 美国资产管理事业负责人Cary Stier 称:"但是,亦有不少资金会再回流。"据TrimTabs 预计,投资者从对冲基金中赎回约2360亿美元的资金,由于投资亏损,对冲基金所管理的资产已跌至2004 年以来最低,而部分基金只能靠限制赎回来止血。
收益稳定 人民币债券具长远投资价值
【综合报道】中资银行发债浪潮一触即发,在这个浪潮中,有分析师预期,陆续有中资银行及非金融机构来港发人民币债券。不过,发行金额可能受到外围环境和人民币升值步伐缓慢影响,预计今年总体发行金额或会有所减少。
现时共有5间中资银行有资格在港发人民币债券,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中行、建行、交行。招商证券董事总经理温天纳料,人民币升值速度放缓,今年人民币债券受欢迎程度会逊于往年,但是仍会有银行继续在港发人民币债券。"其中原本计划去年再次在港发债,但中途夭折的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都是今年发人民币债券的热点。""至于资产最雄厚的工行,温氏则表示,由于它的规模已比较大,即使发债,也是象征式的,对其本身的意义不大。"
另外,温氏透露,今年有可能落实非金融机构在港发人民币债券的法例,法例一旦落实,电讯业及基建业有最大机会成为第一批在港发债的非金融企业。他认为,该类企业发债的数目比金融机构小型。
自05年人民币升值以来,累积升幅超过2成。07年人民币债券正式在香港发行,两年内合共发售220亿元左右。每次有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必成散户追 捧对象,不过,有分析师担心,人民币走势持续疲弱,人民币债券的受欢迎程度会打折扣。温天纳表示,人民币债券市场在去年已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原本打算在 港发人民币债券的国家开发银行,因市场受落程度不理想,发债计划胎死腹中。他相信,未来6个月人民币走势将持续疲弱,市场对人民币债券的需求会受到影响。但长远来讲,人民币债券仍然是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内重要一环。
虽然美元转强,拖慢人民币升值步伐,但市场估计未来两年人民币每年最少仍有1%至2%升幅,投资人民币债券,一般年期为2至3年,升值连债息回报,每年回报有机会达5厘。盈丰外汇分析师陈健豪表示,未来两三个月,人民币走势可能见1美元兑7水平,但料下半年美元强势将不继,届时人民币升值步伐会相对加快,有机会升至1美元兑6.5水平。以中行为例,去年发售总值30亿元人民币债券,以票面息率3.25厘,加上预期汇价升值计算,每年回报约8厘,即1万元入场费计算,年回报高达800元。特别是现时风高浪急的投资环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散户除了认购第一手人民币债券外,还可透过一般零售银行,将户口内的人民币存款在二手市场买卖人民币债券,由中行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为例,孳息率达2.8厘,以50万港元等值投资人民币债券,假设人民币未来1年升值2%,投资上述中银人民币债券,投资回报合共4.8厘。
不过,香港的二手债券市场并不活跃,流通量低,沽出时往往有困难。投资者若想在到期日前中途沽出债券套现,可能要以较低价卖出。另外,值得投资者留意的是 不同发行行所发的人民币债券票面息率都有所偏差,以去年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银行为例,进出口银行的票面息率最高3.4%,票面息率最低的是建行 3.24%。所以,投资者在认购时应留意不同银行提供的票面息率。
【新动向】
杨元庆转任联想CEO 将有新战术
【综合报道】当中国联想在2005年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该公司试图从本土市场以外的无名小卒,转变为一家全球领军企业。通过这宗交易,联想借助IBM的市场份额和优质品牌,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PC)制造商。
联想甚至将高级管理层设在美国,还聘用了一名美国人担任首席执行官。比尔・阿梅里奥原来是竞争对手戴尔的副总裁。在他的领导下,联想起初实现了快速增长, 利润率也不断上升。但过去一年来,这些成功已经瓦解。随着阿梅里奥的引退和联想中国创始人的回归,某些怀疑人士将视之为证据,证明中国企业尚未准备好进行 如此大规模的跨国收购。但分析师们表示,如果说联想有什么该责备的地方,那就是于与收购目标整合力度过大,而非太小。在PC产业开始经历彻底转变之际,"蓝色巨人"的宝贵遗产,反而成为联想的一大包袱。
过去两年来,超低端的电脑突然间风靡市场,使PC以超出此前预测的速度转变为一种大宗商品。台湾PC企业华硕以往在海外几乎不为人所知,近年却通过销售 EeePC夺得市场份额。这是一种低端电脑,其主要竞争点就是比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便宜。在这种环境下,联想的高端Thinkpad品牌,恰恰使其置身于市 场的不利地位,而该公司未能找到应变的方式。摩根大通分析师郭晓表示:"PC产业早已不再是IBM风格的业务了。任何企业若想取得成功,都需要十分敏捷、十分迅速。问题在于,IBM原来的PC业务相当官僚和迟缓。"
联想加强其消费者业务并打入低成本小型笔记本电脑(或称"上网本")新领域的努力所遭受的数次挫折,就证明了这种弱点。该公司不得不推迟产品推出日期,而 且难以供应立刻受到市场欢迎的机型。新出任首席执行官的杨元庆承诺改变这种状况。"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过去我们未能建立起完整和高效率的业务模式," 他表示。鉴于IBM老将罗里・瑞德升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将与杨元庆共事,该公司似乎不太可能完全抛弃阿梅里奥的总体战略。
新管理层表示,仍将把高档商用PC视为核心业务,但也有意推出一个"端到端的入门级PC业务模式"。换言之,该公司承诺在销售廉价电脑方面"动真格"。联想估计,入门级电脑到2012年将占据全球PC市场的66%,远高于去年的31%。在这一努力过程中,美欧市场将不得不退居次要地位。
即将出任联想董事长的柳传志表示,联想将首先专注于中国和其它一些新兴市场。"我们坚定地致力于成为一家全球企业。只是市场环境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我们需要相应调整自己的战略,"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