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出口是用更大泡沫来缓解当前问题】
尽管市场对中国今年外贸形势有着一致的悲观预期,但最新披露的出口数据仍让人大跌眼镜。3月11日,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24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9%。其中出口649亿美元,下降25.7%,进口600.5亿美元,下降24.1%。
- 中国城市金融圈人脉社区|银行论坛|保险论坛|证券论坛|投融资理财论坛) |7 ?8 c" P6 @/ |- n9 ] 自2008年11月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已经连续四个月下降,这其中又以今年2月份出口下滑幅度最严重。要知道,这25.7%的下滑程度,并没有扣除春节因素和基数效应。这意味着,2月份出口恶化的情况实际上远远大于25.7%。如果此前市场对全球各国政府动辄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和国内频繁回调的出口退税还抱有幻想的话,那么2月份的出口数据则提示:中国出口形势的恶化可能比想象的更严重。
这场出口危机,来自于正在持续调整中的全球经济模式。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出口出现大幅增长,这是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表达方式。中国的出口狂飙,一是助长了史无前例的美国消费狂热,二是创造了繁荣的亚洲区内贸易。日益一体化的亚洲经济体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强化了亚洲经济体的出口导向模式。1997年,出口占亚洲GDP只有36%,2007年则高达47%。而消费占GDP的比重则不断萎缩,2007年,消费者支出对亚洲GDP的贡献是47%,而这一数据在20年前是58%。
如今,金融危机摧毁了整个链条,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其痛苦而漫长的调整过程。由下游的消费者,到中游的制造商,再到上游的资源供给者。作为这种调整的证据之一,我们看到,出口的急剧萎缩并不单单出现在中国,2009年1月,亚洲主要出口型经济,台湾地区出口额同比下降44.1%;新加坡的出口同比下降了34.8%,创下了历史之最;韩国出口同比剧降33.8%;日本出口额同比下跌45.7%。
- 中国城市金融圈人脉社区|银行论坛|保险论坛|证券论坛|投融资理财论坛( Q* S! h' w. g) @8 d1 ~ 未来中国(以及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出口将走向何方?尽管世界各国都在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挽救下滑严重的经济,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看不到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有效办法,现行的政策只是在用恢复泡沫的方法来饮鸩止渴。
www.brjr.com.cn0 A# g1 X" n0 t$ ~5 X4 `在美国,奥巴马总统最近批准的高达近8000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有1/3是关于减税以刺激消费的内容。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美国国会都在试图重新放贷给过度消费的消费者,防止负债累累的房主露宿街头。不过,至少从目前来看,美国消费者并不买账。据美国商务部3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份个人储蓄率为5.0%,是1995年3月触及5.5%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的个人支出却接连下降。最新数据表明,2008年12月美国个人消费开支环比下降1.0%,为连续第6个月下降。美国消费者正在向量入为出的传统回归,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亚洲外向型经济体的外需环境仍在持续恶化之中。
www.brjr.com.cn: }7 j7 r# T* T" Y" v" u' v 在亚洲,各个经济体不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而是对货币贬值津津乐道。韩元对美元2009年来累计贬值达到20%,一度触及11年来的新低,日元兑美元上个月一度跌至三个月低点;此外印度卢比贬值11%,泰国、新加坡、印尼等国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在中国,尽管官方的舆论声称人民币不贬值,但却在用诸如出口退税回调的方式刺激出口,这与货币贬值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都在压低价格刺激出口。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过去三个月累计降幅为1.8%,创下2003年首次公布该指标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尽管大家都意识到,亚洲经济体(包括中国)出口形势的恶化来源于全球经济模式的重整,并认可这种重整势在必行。但在政策层面上,美国政府仍在鼓励消费,亚洲政府仍在推动出口,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即使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经济衰退,但却是以长期的更严重的经济失衡为代价的。
【政策:政府将立足于电价改革来协调电煤矛盾】
国家有关部门再次酝酿化解煤电矛盾,新方案有望以电价改革作为彻底解决双方矛盾的“治本之策”。据《财经》报道,3月10日,中电联官方网站披露,3月6日,国务院研究室召开了电煤供需形势座谈会。“与以往的方案不同,国家此次对于化解煤电矛盾,有了新的思路”,一位参与会议的人士表示,“目前研究的方案,将立足于建立新的能源价格体系,立足于电价改革”。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则表示,“订货会以来,发改委拟定过多套协调方案,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思路”。此前,煤电双方进行了多次衔接,但最终无功而返。转折来自于今年“两会”。面对迟迟未能化解的煤电矛盾,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煤电矛盾的问题做出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研究室等部门研究新的方案。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五大电力集团的一位高层人士表示,在国务院领导表态之后,有关部门对于方案有了共识——立足于电价改革来协调电煤矛盾。原中煤能源集团董事长经天亮指出,“解决煤电矛盾的关键,不是撮合今年、明年怎么做,得有一个永久的解决办法,不然长此以往,每年都得这样”。
【形势要点: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成了企业家眼中的反向指标】
10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在讨论中扔出一个“炸弹”:主流经济学家的判断已经证明不行了,需要有个民间独立机构对他们进行质询,还要淘汰部分经济学家。刘革新拿出自己的经验和与会代表共享:“我们企业做的事情和主流经济学家的说法反其道而行就行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接过话头,他坦言:“我承认我们是失败的。我在内部开会的时候,就说了很多伤人的话,我们重犯了1998年就犯过的错误。”至于为什么会失败,多位与会代表进行了总结:“我们实际很多的学者都是教科书思维,照本宣科。”“我们实际很多学者都没有深入实际。”“我们实际很多学者都是摸着领导的脾气做研究。”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决策单纯指望官办的研究机构,可能会出现偏差。如何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的前瞻准确性?多位委员建议“加大力度扶持民间的研究机构,并且着力畅通民间机构和决策层的沟通渠道。”
【形势要点:保就业的难度到底有多大?】博瑞金融论坛+ `; i7 I- `( m
“两会”期间,保就业成为代表委员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要保就业,又有多大难度呢?香港《经济日报》的消息显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评估,2009年将有1200万个职位的缺口,保就业之难可想而知。前天温家宝总理参加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审议时,便向出席的民营企业家大谈就业问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能繁荣经济、解决就业的都要大力支持。”导致新增职位急剧下降的最大原因,就是外贸出口不增反跌,从去年10月仍有着19.2%的增长,急剧恶化至11月的下跌2.2%,12月下跌2.8%,到今年2月更大幅下跌25.7%。据商务部测算,中国每出口1亿美元的产品可提供近1万人的就业机会,内地出口企业大约有7000万-8000万人就业,如果出口跌10%,将影响到近1000万人就业,当前外贸出口如此疲软,对就业的压力可想而知。中央近来采取了一系列“保出口政策”措施,特别是多次调升相当数量的出口产品的退税率后,就业形势已有改善迹象,今年以来城镇新增劳动开始出现止跌回升迹象,从去年12月的38万人,显着增加到1月的69万人,2月再增至93万人。面对1200万就业缺口,难怪包括商务部原副部长廖晓淇、张士刚和个别港区政协委员等10多个政协委员,联署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交“我国出口产品应按国际惯例实行零税率出口”的提案了!
【形势要点:司法机关强调要为国内经济“保八”护航】
根据香港《经济日报》的消息,全国“两会”主要议程之一的“两高”报告10日出炉,其中首次提到在金融海啸下,司法机关要为保增长护航,显示目前形势严峻,中央实现经济“保八”不容乐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强调,最高人民法院要为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审慎处理因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引发各类案件,及时提出预防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司法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曹建明也表示,检察机关要正确把握逮捕,起诉条件,同时做好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事实上,诉讼案一向被视为国家经济走向的“晴雨表”,去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总量突破1000万宗,创历史新高,主因是金融危机导致经济环境恶化,引发各类矛盾各纠纷大幅上升。这些案件涉及企业借款、担保等金融纠纷;因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民商事纠纷;因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而引发劳动争议等。据统计,去年民商事案件总体上升15%,案件总数近550万宗,涉及诉讼金额约8000亿元人民币。鉴于此类案件关系到数以万计企业生存,以及上千万农民工就业,高层已要求权力部门在执法上谨慎行事。此前公安部明确表示对企业高管要慎用拘留逮捕措施以免影响经营;最高人民检察院则要求对企业应慎用查封、冻结等措施,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形势要点:对国内钢铁市场“去库存化”成效不要盲目乐观】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3月10日在全国人大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内钢铁产能正在逐渐恢复,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力恢复到了90%。更重要的是,原来进口的高价矿石已经消耗完毕。而《第一财经日报》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粗钢产量一改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下降态势,1月钢企产钢4152万吨,同比增长了2.4%。2月份全国钢企粗钢产量达到4052万吨,同比上涨4.2%,钢企日均产量达到了144万吨,达到了去年8月份以来最高水平。一方面是粗钢产量的连续上升,另一方面是进口铁矿石的消耗完毕,一些厂商可能又想蠢蠢欲动,急于大量进口高价的铁矿石。在我们看来,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国内钢铁市场“去库存化”过程的一个短期成效,在库存消化之后,钢铁市场未来形势主要将取决于中国的投资增长情况,尤其是房地产、基建和汽车等几大行业的投资变化。如果投资能够持续增长,房地产投资显著回升,国内钢铁市场今年就会比较好。反之,钢铁市场就可能没戏。不过从今年1-2月份房地产投资同比仅仅增长1%的情形来看,未来钢铁市场面临的需求压力不容乐观,加上严峻的出口形势,钢铁厂家和矿商们还是应该谨慎为妙,尽量避免风险。
【政策:中国将在3年内投资370亿扩建70%县级医院】
10日下午,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举行的第三次全体会议时表示,目前卫生部正在探索社区首诊制,准备通过政策杠杆,如报销比例等来促进和调节。面对记者“如何看待目前三级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的问题时,陈竺表示,新医改方案中已经特别提出了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要在大医院进行3年左右的住院医师培训,培训后大部分人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到社区去,充实和提高社区医生队伍,此外,新医改也将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大医院对社区医院的支持力度,保证老百姓可以放心到社区医院就医。中国新医改方案将在“很近的未来”公布,“以日来计”。陈竺同时笑言:“新医改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促进基本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他表示,按照计划,卫生部门将在3年内,对全国数百万贫困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使其重见光明,“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将投资370多亿元,用于中国70%的县级医院的改扩建。同时,陈竺也肯定了乡村医生的地位和重要性,他表示,乡村医生的工作很重要,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对乡村医生的培训,以便让农民享受比较好的基本医疗服务。
【形势要点:美国能源部再次调降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 中国城市金融圈人脉社区|银行论坛|保险论坛|证券论坛|投融资理财论坛1 J+ v2 W$ y. v; F& [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环境下,美国能源情报署(EIA)10日发布报告称,预计2009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将减少138万桶,至27年低点8427万桶,降幅达1.6%。EIA指出,鉴于全球经济萎缩令能源需求持续下降,该机构将2009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在2月份预期值的基础上进一步下调21万桶。EIA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将年比减少220万桶,至8307万桶,降幅为2.5%,创2005年以来历年同期最低水平。此预期较2月份的预期值减少37万桶,降幅为0.4%。EIA将对中国第二季度日均石油需求量的预期下调至817万桶,较2月份的预期值减少5万桶,但仍较2008年同期增长18万桶,增幅为2.3%。EIA表示,预计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回升,届时日均石油需求量将增长88万桶,至8515万桶,增幅达1%,但仍较2008年的水平低50万桶。EIA在一个月之前预计2010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将增长120万桶,增幅为1.4%。
【形势要点:中国消费者终于将高价石油消耗完毕】www.brjr.com.cn5 S! }% f$ g9 h' b" o
10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原来进口的高价原油和高价原材料已经消耗完毕。对此,中石油销售公司人士表示,从去年7、8月大量进口高价原油以来,现在经过半年多,高价原油库存基本消耗完,属于正常速度。对于炼厂来说,高价原油消耗完意味着炼油的利润将会增加,但是对于终端消费层面影响并不大。目前石油公司基本采取以销定产的策略,如果成品油的库存没有消耗完毕,炼厂也不会轻易开工。上述人士还透露,随着油价回落,与2008年炼厂亏损相比,多数炼厂1月实现了开门红。如青岛炼化1月实现盈利3个多亿,而周边的齐鲁石化盈利近2亿。由于摆脱了原油库存包袱,预计3月原油加工量会有进一步增加。为了应对1月份消费量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中石化已制定了以销定产策略,以成品油销售带动消费总量增长,以销量带动炼厂加工量的增长。此前,中石油已将以销定产作为公司应对需求下滑的策略。中国的消费者承担了国企决策失败造成的损失,当初原油价格突破147美元一桶的时候,中国企业的盲目跟风一直到现在才把包袱撇清。
【形势要点:房地产投资负增长并不遥远】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为23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我们观察到,自2008年7月份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已经连续下降。7-12月房地产累计投资增幅分别为:30.9%、29.1%、26.5%、24.6%、22.7%和20.9%。从单月来看,从2008年11月份开始,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降至个位数(7.73%),进入2009年以来,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在持续。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内房地产投资出现负增长的状况已经并不遥远。首先,目前,房地产企业延缓开发建设进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从2008年商品房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增幅同时出现下降就可以证明。其次,房价仍处于下降通道之中,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下降1.2%,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了。受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2009年房地产市场仍会维持调整态势;第三,房地产商的资金链压力依然严峻。2月初,国内就有媒体报道,在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商中新地产未能如期为其2014年到期的一笔4亿美元债券支付约1.5亿元人民币票息的消息,一时间,市场对国内主流的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的担忧骤然加剧。标准普尔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缺乏流动性以及市场环境严峻,部分国内大型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在增加。
【形势要点:东欧的制造业也经不起折腾】中国城市金融圈人脉社区-打造中国最具地域性特色最具互动影响力的金融行业城市社区, Z4 N1 s0 u: w# a# A2 z% \
货币贬值、主权评级遭降级、国家濒临破产……连日来,对东欧金融危机的报道可谓连篇累牍。不过,抛开金融体系不谈,我们认为,东欧的制造业恐怕也要在此轮经济危机中经历一番脱胎换骨的过程。来自《青年参考》的一份资料显示,在柏林墙倒下后,日本住友电工集团也像其他电子产品供应商一样,加入到在东欧地区设厂的潮流中。它们建造的工厂,覆盖了波兰到保加利亚一带。但是,现在住友电工却又在转移战线,从欧洲东部移往欧洲南部的北非地区——古老的摩洛哥港口丹吉尔和地处麦田之间的突尼斯城市苏斯。住友电工并不是特例,很多国际公司的工厂都在地中海沿岸的4个发展中国家里寻找落地机会。包括摩洛哥和突尼斯在内的这一带,拥有8400万人口,在过去5年里,这里已经吸引了300亿美元外资。这些钱投资领域广泛,从汽车到航天业,从五星级度假村到为跨国企业服务的呼叫中心。这个“马格里布”联盟国家(由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毛里塔尼亚等地处北非的国家组成,简称马盟)的吸引力很明显:它临近欧洲,摩洛哥首都丹吉尔距西班牙仅仅8英里(约合13公里);该地区政局相对稳定,商业环境也很友好;而且,在这个地区开设工厂成本很低,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为195-325美元一个月,在东欧罗马尼亚的法国雷诺汽车企业的普通工人,月薪为671美元。若干年前,东欧以廉价并充足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跨国企业进驻开厂,但随后的事实证明,东欧的劳动力既不廉价也不充足。随着更好的替代者的出现已经自身深陷金融危机泥潭不可自拔,我们相信,东欧制造业也将经历一番痛苦的调整过程。
【形势要点:海外媒体渲染中国对稀土金属的全球控制力】
近年中国在看世界时经常出现“阴谋论”,但国外对中国阴谋论的渲染其实也不差。英国《泰晤士报》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国将成为稀土金属供应的“最大垄断国”。在经过长期的价格战和出口配额削减后,全球95%以上的稀土金属都将由中国生产供应。17种镧系元素(原子序数58-81之间的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手机、激光器和航空业等方面,而这些元素都由中国生产。虽然中国具备生产足够的镧系元素、铽元素、钕元素和镝元素的资源和精炼能力,以满足每年10%的全球需求增长率,但预计它今年对全世界的稀土出口只有38000吨,这还不够日本一个国家的需求。随着世界各国在能源利用率方面加大努力,中国的主导地位将变得更具有战略决定性,因为很多重要的环保技术,例如风力涡轮机、低能耗灯泡和混合动力车等都非常依赖稀土金属。稀土金属专家杰克•利夫顿说:“世界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没有这些‘技术性金属’的元素,也就谈不上什么技术。中国已经开始研究如何使这些金属给本国公司以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竞争力。”《泰晤士报》称,中国在稀土供应方面日益崛起的实力及其明显要把它作为“21世纪的经济武器”的意图令日本政府感到担忧。日本几乎100%的稀土进口都来自中国,因此它将这些元素看作未来贸易战的一个潜在战场。丰田和日本其他大型汽车生产商正忙于在越南和马来西亚寻找稀土。美国被价格战挤出的稀土矿也将重新投入使用。不过,很多业内观察人士认为,北京会在世界出现主要竞争者之前策划一场全球供应危机。
【形势要点:经济危机之后,世界只需要G2】* K+ O/ P3 b e& _* {) B( ~
近日,瑞信经济学家陶冬撰文表示,全球危机对中国既是危又是机。陶冬认为,某一天金融海啸退去,人们会发现全球经济势力的分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多元的经济增长引擎向双极中心转移。那时候不再需要G7或G20,世界只需要G2——美国和中国。陶冬认为,各国灾后的复元能力,可能大不相同。同样跌一跤,中国是20岁的青年,拍拍屁股就可以爬起来;美国是40岁的中年,腰可能扭了一下;欧洲是60岁的老人,反应迟缓,腿骨也许摔断;至于日本则已届80岁,一个跟头盆骨随时可能出事。无论此次危机源自何地,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同步调整,决定了没有国家可以幸免,它们复苏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自身的体质和造化。全世界都在救经济,欧美各国将巨额公帑扔进银行这个黑洞,而中国却在产业振兴计划的名义下将资金投向产业。动用国家财力资助产业,在平时必然会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甚至招致贸易制裁,但是在今天,全世界都为北京的财政扩张政策鼓掌。当这轮周期性危机过后,人们会突然发现中国的机械制造业、造船业、汽车业的竞争力又上了一层台阶。不过中国经济在今后几年仍然要面对痛苦的转型,美国消费模式的破产,意味着中国增长模式必须作出改变,出口拉动型经济必须要转型。经济放缓的痛苦仍然强烈,社会风险仍然偏高,但是长远来看,中国应该是这轮全球经济洗牌中的赢家。
【形势要点:出口转内销的新鲜劲还能持续多久?】
近来,受外需形势恶化将视野转向内需市场的外贸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北京商报》的报道,由市商务局牵头搭台的外贸大集上周末在金源新燕莎MALL启动,来自北京的30多家外贸企业参与了首期大集。原本计划10日宣布结束的首期外贸大集,因不少没有买到货的消费者纷纷找外贸商家预订,不得已延长一天。而12日开出的第二期外贸大集,来自山东等地的外贸企业也将参与其中。消费者江女士感叹,外贸大集让众多喜欢高品质商品的顾客“不出国就买到了国外品质的好东西”。以前每次出国都会买很多东西回来,甚至许多都是中国制造的产品,虽然为此多花了很多钱,但因遵循国外的制作要求,其商品的品质、设计风格都是国内商品无法比拟的,不由得不让人动心。有同感的彭先生表示,如果国内生产销售的商品品质、性价比都比较高的话,每年以购物游为名的旅游团在国外庞大的消费就必然会转向国内。不过,在我们看来,这种出口转内销的模式尽管短期内对消费者形成了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对于长期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来说,要想以此来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恐怕并不容易。一方面,外贸企业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面临着资金、品牌、内销渠道、国内市场的规则等多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国内消费需求在短期内也难以因为出口转内销产品的出现而大量提高,因此,出口转内销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消费者的新鲜劲也是难以持续的。
【形势要点:政府投资计划使前两月投资的实际增速大大加快】 - 中国城市金融圈人脉社区|银行论坛|保险论坛|证券论坛|投融资理财论坛, \( K7 i3 ~2 k0 s
中国政府去年底出台的4万亿投资经济刺激计划现今成效几何?11日公布的1-2月投资数据或可一显端倪。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5%,远高于路透调查中值的21.5%。其中,中央项目投资1070亿元,同比增长40.3%;地方项目投资9206亿元,增长25.1%。分析师普遍认为,考虑到价格因素,实际投资的增速可能更高,说明政府投资拉动的效果不错。不过,虽然政府拉动投资的效果已开始显现,但增长态势未来能否持续仍取决于民间投资是否得到有效拉动。此外,房地产情况依然比较低迷。中国1-2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3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仅1.0%。而2008年全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为20.9%。来自房地产的投资仍然非常低迷,房企消化库存的过程仍然漫长,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料受到拖累,并影响到未来整个投资的增长状况。在我们看来,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的数据已显示出政府主导投资的威力了。统计局公布的投资名义增速在过去一直变化不大,但如考虑到2月PPI已是4.5%负增长,实际投资增速可能在30%以上,这比去年同期加快了10个百分点左右。在外贸萎缩的情况下,政府靠投资支撑经济是此前就能预期到的,效果显现得如此之快,仍让人有些诧异。
【市场:多晶硅行业逆势大扩产能与自杀无异】
尽管需求疲软,但国内的多晶硅热似乎仍未降温。国内某大型硅料生产企业掌握的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国内有近50家公司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以西门子改良法为技术路线的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超过10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其中一期规模超过4万吨,投资超过40亿,一期建设基本上都在2006-2009年期间开始,在2007-2010年期间建成投产,其他的产能可能在2011-2012年左右实现。与此同时,里昂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太阳能行业报告指出,中国多晶硅工厂没有出现生产放缓迹象。随着产出增加及新订单增长放缓,今年产能将超出需求55%。报告显示,随着1月江西赛维LDK多晶硅项目的第一阶段生产线投产,中国多晶硅年产能达到2万吨,每月总产出达到663吨,月增34%,并且平均产能利用率上攀至56%。没有迹象显示各多晶硅工厂正在调整他们的产能扩张计划。据22个多晶硅工厂反馈的统计预测,2009年产出将由2008年的3754吨上攀至超过1.9万吨。根据里昂证券预测,国内多晶硅产出今年至少将有2.5倍的增加。英国新能源财经指出,最乐观估计2009年太阳能市场能吸收7GW的组件,但供给方面,即便按照比较悲观的假设,就是所有厂家都停止扩产,仅现有产能在2009年的供给也将超过9GW。在多数行业都在加紧“去库存化”的环境下,多晶硅行业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肆增产,未知其信心来自何处。如果一味追求产能扩张,而不顾整体经济形势的变化,未来很可能面临非常惨烈的结局。
【市场:振兴措施令前两月国内汽车销量恢复正增长】博瑞金融论坛3 ]) s- L7 V2 A+ C+ w
汽车工业协会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市场受国家多项汽车振兴措施的刺激,在全球汽车市场普遍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出现转暖迹象,销量已连续两个月居于世界第一位。2月份,我国生产汽车80.79万辆,同比增长23.08%;销售82.76万辆,同比增长24.72%。汽车产销双双超过80万辆,结束了2008年7月以来产销连续低于80万辆的低位徘徊局面,汽车市场出现转暖迹象。考虑春节因素,1月和2月数据相加更能反映产销同比去年的情况,1-2月,汽车产销146.49万辆和156.36万辆,产量同比下降1.16%,销量增长2.70%。值得注意的是,前两个月汽车销量与产量相差近10万辆,这些都是企业减少的库存。受惠于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利好,1-2月,所占比重最大的低排量乘用车快速增长,带动了乘用车整体产销增长略高于全行业。商用车由于利好政策不足,2月产销虽然好于1月,但从1-2月累计情况看整体产销不仅低于行业水平,而且还有较大幅度的负增长。虽然世界各国对于汽车产业的拯救政策已相继出台,但救市效果却不尽相同。2月,美国汽车销量为68.9万辆,同比下滑41.3%,为近六个月销量下降以来的最大降幅。美国在1月份的汽车销量为66.8万辆,两月合计销量135.7万辆,比中国少20.66万辆。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单月销量今年已经连续两个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形势要点:产业振兴规划第一单落户大连】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终于“开闸”,价值30多亿元的核电和风电设备采购落子大连。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签字仪式上表示,“此次签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公布以来签的第一个大单。”张国宝还指出,这30亿元装备大单的签订是“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具体举措,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的体现。此前的2月28日,大连市政府还分别与中国一重、广东核电集团、华电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中国一重将在大连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目标是在大连建设世界上最大、最具竞争力的大型石化容器和核电设备制造基地。作为关联方,中国一重与广东核电集团签订了CPR1000核岛4个压力容器和12个蒸发器大锻件合同,价值12亿元。此外,华电集团还与大连重工下属的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200台1.5MW风电机组供货合同,价值18亿元。具体项目为华电集团下属公司中标的内蒙古通辽市北清河风电场300兆瓦风电特许权项目。装备制造业是我国近期提出的十大振兴产业之一。2008年四季度,国家新增8亿元中央预算资金用于风电和核电的16个专项,其中大连就有4个。这一系列战略合作,将推动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核电、风电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进程。中国一重集团总经理吴生富表示,大连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核电、石化容器生产基地,对推动百万千瓦核电装备国产化有重要意义。
【市场:中国应开拓新的战略石油储备领域】 《第一财经日报》的一则消息显示,相对于国内高昂的采油成本,海外采购更划算。而对于当前中国没有大举海外买油的原因,中石油原副总经理贾承造称,关键是储油能力不高。虽然目前我国已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一期镇海、舟山、大连、黄岛四座储备基地已建成投产,现正在推进二期8个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但即使二期基地建成,也不能完全满足战略石油储备的需要。对解决这一问题,国内航运巨头中海集团董事长李绍德建议,建立海上储油设施和超大型油轮作为储油设施。他称,我国沿海有广阔的安全海域供储油设施锚泊,有关部委可牵头设立国家石油海上储备和运输产业基金,以国家为主,石油、钢铁、造船、海运等相关央企投资入股,建造一批海上储油设施和超大型油轮。这样既不占用土地,也能有效拉动钢铁、造船等重要产业发展。在我国原油进口总量中,除少量通过铁路和中哈石油管线运输外,约90%是通过海运完成的,不过截至2008年底,“国油国运”比重低于30%,与发改委2007年提出的2010年“国油国运”比例达50%的规划还有较大差距。李绍德表示,批量建造超级油轮在油价低迷时可作为短期海上储油船使用,随着进口石油的不断增加,也可逐步投入营运,增强我国油轮船队实力。海上储油,国际上已有先例。日本1996年以前主要靠油轮储油,目前日本的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中就有两个海上储油基地,由多艘储油轮排列而成。伦敦劳氏海事信息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有37艘超级油轮被租用作为海上油库,期限在数月到半年不等。 【市场:2月份国内钢铁出口创4年来新低】6 `$ i8 p6 X, L* K1 K \ 消息人士透露,2月份我国出口钢材下降至156万吨,同比下降62%,环比下降18%,创下52个月新低。中钢协已经向财政部等相关部门递交了一份钢材出口退税上调的建议。中国证券报记者还了解到,备受舆论关注的铁矿石进口量,2月达到4674万吨,比1月增加1409万吨,进口现货矿每吨浮亏可能达10美元。另外,据业内人士透露,2月份,我国进口钢材109万吨,同比下降14.7%,环比增加25%;进口钢坯31万吨,环比增138%;钢坯出口为零。“2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156万吨,这也是继2004年10月出口150.8万吨之后创下的又一新低。”我的钢铁分析师徐向春认为,我国钢材出口形势继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钢材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没有比价优势。国际需求的下降,加上汇率因素,人民币对欧洲、独联体、韩国等国货币的相对升值,中国钢价一度高于上述国家的钢价,造成国外钢材回流到中国市场。这对钢材出口无疑是雪上加霜。此次进口钢材环比大幅增加主要就是这个原因。不过,由于2月中旬以来,国内钢价连续4周回调,带动国际钢价下行,两者差价已经不大,预计3月份,中国进口钢材数量会有减少。 〖每日数据〗'COMEX 金4月=895.90美元(3月10日收盘价) ICE 4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43.96美元(3月10日收盘价)博瑞金融论坛% y2 d" @) C6 |$ N7 d NYMEX 4月原油期货价格每桶45.71美元(3月10日收盘价) - 中国城市金融圈人脉社区|银行论坛|保险论坛|证券论坛|投融资理财论坛& g" q: B3 |" |' m: F [外币100] 美元683.47 英镑942.27 日元6.9254 港币88.12 澳元442.17 欧元869.78www.brjr.com.cn' w, M& U% [4 D" Z$ _) c( Q8 l 1人民币=5.0421新台币[1美元兑] 英镑0.7271 欧元0.7900 澳元1.5556 瑞郎1.1658 日元98.54 加元1.2844 港币7.7558 [主要股市指数] 深指/沪指7941.51/2139.03,沪深300指数2220.38,恒指11930.66,道指6926.49(3.10),纳斯达克1358.28(3.10),标普500指数719.60(3.10),日经7376.12,台湾加权4759.96,德国3886.98(3.10),法国2663.68(3.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