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自去年夏天以来,波兰兹罗提对欧元汇率下跌约1/3,匈牙利福林对欧元汇率下跌约23%,捷克克朗对欧元汇率下跌约17%,这些货币兑美元的贬值幅度更大。东欧国家在泡沫时期借入的资金很多不是以本国货币结算,而是以欧元、瑞士法郎等其他货币结算。截至去年底,东欧国家的外债总额超过1.54万亿美元,其中波兰和捷克的外债水平已达GDP的100%。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几乎肯定会出现债务违约,市场普遍认为“第二个冰岛”很快就会诞生在东欧。标准普尔上周宣布,调降乌克兰外债评级两个等级至“CCC+”,这是欧洲最低评级水平,而此前一天,标普刚刚把拉脱维亚的信用评级降到“垃圾级”。 - 中国城市金融圈人脉社区|银行论坛|保险论坛|证券论坛|投融资理财论坛/ M) d( L+ ?- l6 K7 X
东欧今天的状况和当年的拉丁美洲非常类似,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其到期的外债本息,由此引发了拉丁美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到1986年底,拉丁美洲国家所积累的债务总额超过了3000亿美元。严重的债务危机无论对于债务国,还是对于发达国家的债权银行,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在这些国家内部,随着本国货币的大幅贬值,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使得黑社会蔓延,多个国家都爆发了军人干政,而此时所谓的西式民主又让“民粹主义”盛行,把民主的缺点发挥的是淋漓尽致。www.brjr.com.cn# C7 G4 }3 K- F3 o. p
直到20世纪90年代,当这些国家稍有喘息,又爆发了金融危机,最先是1994年底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第二次是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机,第三次是2001年阿根廷的金融危机。每次危机发生后都出现外资大量抽逃,股市一路下跌,汇率急剧调整,货币大幅贬值,利率节节攀升,经济严重滑坡,到期债务无法偿还等等。每次出事政府就限制老百姓去银行取款,这又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骚乱。
我们现在感兴趣的问题是,以上这些会不会发生在现在的东欧呢?回答是,不仅很有可能,而且还会变本加厉。当年拉丁美洲的危机毕竟只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而现在的金融危机是全球性质的,如果说以前一旦出事,超级大国美国还能帮一把的话,那么现在他连自身都已经难保了。美国目前欠全世界的钱超过了有史以来任何一个国家,而他自己时时刻刻都在打破自己所保持的世界纪录,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成天要求中国、日本等国继续花钱买他的国债。中国城市金融圈人脉社区-打造中国最具地域性特色最具互动影响力的金融行业城市社区7 x3 Q$ L: T8 O: U
东欧既然不能依靠美国,那么欧盟呢?在1日召开的欧盟峰会上,欧盟各国领导人否决了对东欧国家提供特别援助的计划,这项价值180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是由匈牙利发起的,欧盟否决主要因为担心经济危机的不断加剧将会导致德国政府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由此可见,欧盟同样也是自身难保。中国城市金融圈人脉社区-打造中国最具地域性特色最具互动影响力的金融行业城市社区' d, @1 i4 ]% X9 v, x' A
既然美国靠不住,欧盟也靠不住,那么东欧地区的传统势力俄罗斯呢?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下跌,俄罗斯经济已经被打回原形,自身同样遭受着货币的大幅贬值、偿债能力越来越差的困扰。退一步说,即使俄罗斯有能力援助东欧,可多年以来东欧各国一直在奉行脱俄入欧的政策,俄罗斯是不会帮忙的,除非东欧改变立场,重新投入俄国人的怀抱。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 中国城市金融圈人脉社区|银行论坛|保险论坛|证券论坛|投融资理财论坛% h, \, E" W4 u, P& e( F, c* ]4 M: p- X
东欧未来仍然将从欧盟获得援助,但后果是本国的经济将完全受制于人,因为本国资产将会以还债的名义交出所有权,如果未来几年内全球经济继续低迷,那么愤怒的东欧各国民众将会要求政府对外国人的资产实行国有化,“极左”和“民粹主义”将会成为这些国家未来的主旋律,第二个拉丁美洲将诞生在东欧,唯一的不同是这次将比上次更糟糕。
世界贸易组织(WTO)作用有所降低,各国积极在其之外建立区域性贸易安排的潮流方兴未艾。中国亦不例外。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中国等六个《亚太贸易协定》成员国,在2月底于曼谷举行的常委会上,就第四轮关税减让举行了第三次双边磋商。这是中国在建设和深化自由贸易区方面的最新一步。在此次会议上,各成员国在关税减让方面的分歧进一步缩小;相比前三轮关税减让谈判,第四轮谈判将领域扩展到了货物贸易以外的服务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内容。“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提出的要求。《亚太贸易协定》是中国已签订的七个自由贸易协定之一。其他六个自由贸易区是:内地与港澳、中国-东盟、中国-巴基斯坦、中国-智利、中国-新西兰、中国-新加坡。自2003年起,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除目前已建立的七个自由贸易区外,还有七个即将建立、两个正在先期准备中、一个处于计划阶段——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和巴林六国)、哥斯达黎加、澳大利亚、冰岛、挪威和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自贸谈判正在进行中,与秘鲁的谈判已经结束;中国与印度的自贸区联合研究已经完成,与韩国的联合研究仍在进行中;2009年下半年,中国还将启动与瑞士的自贸区联合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也已经成为新潮流。尤其是WTO多哈回合谈判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很多国家都把经贸政策的重点从WTO转向自贸区。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日程表,上月CPI、PPI数据将于3月10日公布。春节后食品价格的稳步回落及去年翘尾因素影响的减弱,是导致上月CPI增幅下降的主要因素。去年2月CPI增幅达8.7%,为去年最高点,此后逐步回落。受春节因素影响,今年1月CPI增幅为1%,环比仅下降0.2个百分点。上月食用农产品价格基本呈回落态势。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上月肉类、水产类价格跌幅较大,禽、蛋价格小幅回落,水果、蔬菜价格受低温雨雪天气影响而小幅上涨,粮价维持稳定则显示受旱灾影响有限。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报告认为,在旱情解除及季节性作用下,上半年粮价环比暂难明显回升,但由于市场收购价接近国家最低收购价,因此下跌空间不大。据中金测算,上月食品价格环比至少不会回升,而非食品价格环比仍将下跌但跌幅放缓。如果按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0.4%、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0.3%计算,上月CPI增幅将在-1.7%--1.9%,首次落入负区间。中金还预计,上月PPI增幅可能为-4.6%--4.4%,跌幅有所扩大。去年12月PPI增幅为-1.1%,首度落入负区间,今年1月跌幅扩至-3.3%。其他机构的预测与中金基本一致。如果出现持续性通缩,居民可能持币待购而使消费下降,企业在利润空间下降的情况下会减产。这些对经济复苏显然均极为不利。
在土地流标情况蔓延、地价逐步回归理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势必受到影响。根据和讯网的报道,易居中国刚刚发行的《中国房地产2008年年鉴》对全国38个大中城市楼市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10月全国土地供应都是萎缩的,只有在12月份进行了放量,但成交也没有和供应相“匹配”;而从城市表现来看,部分城市去年的土地成交量与前年相比下降了80%,还有部分城市的土地财政萎缩了90%。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在去年土地市场急剧降温的情况下,全国土地出让总收入9600多亿元,相比前年的近1.3万亿元大幅减少。地方数据更为低迷,如上海去年实现土地出让总金额154.26亿元,同比减少60.6%;广州财政局则表示,去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减收105亿元,同比下降37.7%;深圳的统计虽然尚未公布,但去年8月的时候深圳就宣布将国土资金收入预期降低到154.33亿元,这比前年215.6亿元的实际收入下降28.4%;北京是去年一线城市中唯一土地出让金增收的城市,但增幅并不明显,且从去年下半年起地价明显下降。对此,易居克而瑞总裁丁祖昱表示,因楼市低迷导致的土地市场冷清已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但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微观调控,供大于求一点或保持基本平衡。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内部统计的1月份用电量数据曝光后,引发了业内对经济继续下滑的担忧。不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权威专家明确表示,剔除春节带来的负面影响,1月份用电量与去年同比持平,由于去年1月是用电高峰,这表明1月经济状况是可喜的。这位专家认为,其实,1月份的电量数据并不具有可比性,因而中电联也只出了一个内部数据供参考,而并未正式向公众发布。由于去年和今年春节在不同月份,1、2月份的合计发电量、用电量数据更应该受到关注。发电和用电情况往往是工业经济的晴雨表,从1、2月份的合计数据来看,将更能准确反映我国工业经济的真实情况。他认为,2月份数据很具复杂性。首先,去年同期是春节,今年不是;第二,去年2月有些地区继续受雪灾影响,比如贵州,3月底才全部供上电,云南、湖南等省都有这个因素,而且有些省发、用电出现倒挂,即去年部分省由于雪灾,发电是送出省的,今年不用往外送,导致发电量看不出下滑;第三,2月抗旱用电负荷很大,加之今年冬天很冷,山东、华东等地取暖负荷很高、延续时间长。“不过,有几个省份确实有复苏迹象,这与前期预期有关,但并不普遍。分地区看,西部有几个省用电略为好点,有政府推动因素;中部未见明显复苏迹象;东部地区分化严重,有的跌得很厉害,有的有增长。总体来说,工业结构在调整,技术密集型企业还是能够走出来,有自己品牌的电器、机械制造业或者国家支持的高耗能产业状态不错,比想像中状况好,但是这样的省不普遍。”
第十大产业规划最终确定为物流业。争议最多的房地产业最终没能在产业振兴规划中获一席之地。据《证券日报》报道,某参与制定房地产振兴规划方案的专家时称,虽然没有通过房地产振兴规划方案,但并不能据此认为房地产业不重要。“房地产调控规划可能会以更重要的形式出现。”似乎印证了,不是没有,而是时机未到的说法。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这么重要的支柱产业,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中央有,地方相应的也有。长期规划将起到纲领性作用。但长期规划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呢?会重点涉及到哪些方面?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房地产业长期规划最起码应该包括三大内容:第一,住房的供应体系。即开发什么类型的住房、开发多少住房。第二,房地产业如何保证一个健康发展的态势。即如何保证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平衡,金融、货币政策如何配套。第三,房地产的产品的绿色发展。即开发绿色的、节约能源的产品。顾云昌称,当前要保持房地产业的发展,必须保持投资总量、销售总量和开发规模的稳定。如何保持开发总量的稳定?目前提出的一个途径是,和保障性住房结合起来。过去几年,保障房提供不足,尤其在房价高企、增长过快的几年,保障性住房严重不足。“保障性住房有可能是这次‘两会’讨论的重点。”
据国内媒体报道,娃哈哈集团2日对外透露,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将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16项建议和一项议案。宗庆后在建议中提到,由于进口奶粉的低价倾销,致使国内奶粉厂亏本经营,不得不限制收奶量,降低收奶价,导致各地“倒奶宰牛”现象频频出现。宗庆后在“建议”中提出三项具体措施:首先,建议政府直接对乳品企业进行补贴,规定每收购一公斤奶,政府予以一定额度的补贴。在给予乳品企业补贴的情况下,要求其收购鲜奶的价格必须与政府商定的合理价格收购。第二,应减轻乳品企业税负,因为奶粉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乳品企业为了保证合理的利润,不得不通过降低鲜奶收购价来保证生产经营。因此建议政府降低乳品企业的税负,为企业提供免息或者低息贷款,通过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鲜奶收购价。此外,他认为畜牧业的养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养殖业受损,奶业的生产就失去了源头。一旦进口奶粉提价,国内企业就不得不高价购买国外奶粉。他提醒政府重视国内乳企的健康发展,同时要想办法采用技术壁垒等手段,限制进口奶粉的数量。在我们看来,国内奶制品行业集体陷入困境的源头主要是三鹿事件暴露出来的部分厂家和个人对公众健康的严重漠视和质量管理的巨大漏洞。正是这种情况的出现,才使得进口奶制品“有机可乘”。如果这个源头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补贴或者限制进口奶粉都不会起到作用。
3月2日标准普尔发布报告称,由于缺乏流动性以及市场环境严峻,部分国内大型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在增加。数据显示,去年上市中资房地产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近400亿元,成为中国企业债市场规模最大的行业。今年,更多房地产企业将视野投向债券市场,比如广州富力地产将在债市大举融资,计划在今年5月前发行最多60亿元人民币债券。但流动性匮乏继续困扰房地产企业。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符蓓在报告中表示,“今年1月份中国房价下跌了0.9%,连续第二个月下跌,也是自2005年8月政府开始发布该数据以来最长的下跌周期。预计房屋价格再全线下降20%,大批开发商将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问题。”符蓓称,越来越多的企业出于筹集现金需要而出售手中土地,而不是房屋。报告同时指出,与大型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相比,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日子要困难得多。今年1月,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配股融资超过20亿港元,成为今年首家在海外证券市场融资的房地产企业,但报告认为,小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即使没有关闭,也相当有限。符蓓表示,“很多公司经历了2008年大规模的现金消耗,且未来12个月的再融资需求较高,从而缺乏足以支持其运作的资源,因此行业内部整合将不可避免地加速进行。”鉴于全球经济状况非常具有挑战性和房地产库存急剧增加,标准普尔对2009年未来10个月中资房地产业的展望维持在负面。但由于行业基本面依旧强劲,对行业的长期展望维持着正面展望,但实力最弱的房地产企业可能没有能力等到宏观经济恢复活力的这一天。
近日宝钢集团出资20.214亿元收购宁波钢铁56.15%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原大股东杭钢集团持股43.85%,退居次席。据业内人士透露,宝钢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是杭钢集团旗下的另一家上市钢企——杭钢股份。在日前出台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细则中明确表示,国家将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宝钢集团、鞍本集团和武钢集团等三大央企在国内的联合重组中发挥先锋作用。中银国际行业分析师许民乐表示,我国钢铁行业产能极度分散,尤其是中小钢厂为追求市场利润,不断复产、扩产,表现得最难以控制,而近日出台的《钢铁业振兴规划》细则,就明确指出将淘汰落后产能。在需求低迷、库存高企的情况下,钢厂(尤其是中小钢厂)的复产给钢价带来进一步压力,行业整合已迫在眉睫。据相关资料显示,去年我国钢铁行业整合一直都在进行。行业全年共有17起重大并购重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钢铁行业仍无转暖迹象之际,行业内的整合概念成为了另类炒作题材,因此投资者可适当关注上述有整合概念个股。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今年的一份提案是《关于修订相关土地法规的建议》,其中提了26处目前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土地流转的修改问题。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蔡继明的调研团队3年来走访了十余个省份,包括广州白云区、深圳龙岗、郑州、石家庄、长春等多个城市。发现现在地方政府对推进土地城乡统筹十分有积极性,各地都在积极申请城乡统筹试点,模式不一,这可能是与保投资、保增长的工作是有关的。这一调研结果与安邦此前的分析中是契合的。我们观察到,全国很多城市,例如天津、北京、广州等均推出了“农村宅基地换商品房”等内容各异的城乡土地统筹政策。不过在我们看来,地方对城乡土地统筹的积极性,与其背后的利益息息相关。一是利益城乡土地统筹腾挪出建设用地指标。在中央提出4万亿投资计划之后,为了尽可能多的争取投资项目,地方用地指标立刻成为稀缺资源。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8.2574亿亩。在2008年度,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了29.0万亩。距离土地规划纲要所要求的耕地目标近在咫尺。其次,推动城乡土地统筹也是满足地方土地财政需要。2008年全国全年土地出让总收入9600多亿元。与2007年相比,去年的土地出让总收入骤减了2400亿元,同比下降幅度约两成。由于土地财政占据地方总收入重要比重,因此利用城乡土地统筹挖掘农村土地的价值也是地方的一个“理性”之举。
5 o; y3 w z2 n! r1 q @! I中国城市金融圈人脉社区-打造中国最具地域性特色最具互动影响力的金融行业城市社区一位业内消息人士3月2日称,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近日发布了关于开展电解铝行业直购电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十多家铝厂开展试点。该消息人士强调,部分地方的电价优惠政策是采用普惠制,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长远目标,并可能会助长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发展。中国此前曾对电解铝、铁合金等6个高耗能行业,区分淘汰类、限制类、允许和鼓励类企业试行差别电价。但由于去年下半年电力需求受经济放缓影响而大幅下滑,部分地方政府擅自出台电价优惠政策,以刺激当地经济发展。联合金属网金属分析师王丽新表示,包括有色金属振兴规划等最近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将加快有色金属行业调整,也将加快行业洗牌,其方向则就是扶持国有大型企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小企业,从而形成产业链相对完整的综合性企业。对于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政策,消息人士称,这是在当前电力供求关系出现逆转的前提下出台的,是电价改革的一部分。电解铝行业一直是耗能大户,每吨原铝耗电13000-14000度,而电解铝成本中电力占35%-40%。而入选的电解铝厂将有望获得更为优惠的用电价格,其将可以与发电企业直接协商用电价格,然后加上电网的过网费构成最终用电价格。据悉,目前电网企业收取的过网费将是由发改委核定的统一价格。而今后国家有望根据传输电力的不同线路来核定过网费,高压线或者低压线传输将核定不同的价格。
高盛的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从其他亚洲国家的进口急剧下滑,亚洲很多区内贸易仍“散发出浓重的供应链味道”,即向其他地区提供出口。1月份,台湾和韩国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50%和33%。在2月份头20天,韩国对日本的出口下降了19.4%,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分别下降2.5%和5.7%。日本贸易振兴会(JETRO)2月26日发布的预测显示,2009年日本对华贸易总额(不包括香港)将会出现1998年以来的首度同比下滑。由于欧美消费市场的萎缩,中国对欧美国家的纺织品出口大幅减少。受此影响,日本向中国出口的纺织机械以及生产衣料用的合成纤维四季度大幅度减少。同样以欧美为最终市场的中国电器产品的出口减少,使得安装在电器上的日本产芯片等高端半导体零件的对华出口9月份以后逐月减少。由于西方消费者需求疲弱,亚洲多数出口型企业都采取了裁员减产措施,因此,预计至少直到第二季度,还将有更多坏消息接踵而至。亚洲最开放的经济体——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受到的冲击最大。亚洲国家中,出口占GDP比例低于2001年的只有菲律宾和印尼。一些经济学家警告,其他亚洲国家不应再指望中国的干预措施将带领整个地区走出经济泥潭。此前人们一直认为,亚洲地区的繁荣部分来自于繁荣的地区贸易,但目前的数据表明,亚洲贸易对西方需求的依赖,仍远远超出此前人们的期望。中国的内需扩张还远远没有到达能够取代欧美消费者的程度,既然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最终市场依然在欧美,那么中国无法挽救亚洲,就跟亚洲无法挽救全球经济一样。
去年10月份以来,船舶制造业在全球经济和贸易大幅放缓下陷入严重困境。如今,船舶业的困境仍在持续加剧。世界造船和海运行情分析机构Clarkson 3月1日称,今年1月份,全球范围内的船舶制造合同只有9艘,仅为去年同期(151艘)的6%。在这9艘订单中,中国和韩国分别获得5艘和4艘,日本、欧洲等其他地区的造船厂一张订单也没有接到。以CGT(标准货船换算吨数)为准,世界造船业1月份船舶接单量比一年前减少96%。据造船业界透露,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韩国的造船“四巨头”——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和STX造船进入2月份以来一张订单都没接到。另外,表示船舶价格的每月船价指数上月达165.7点,回到3年前的水平。不仅没人订购船舶,甚至不少船主们在大量拆船。1月份全世界拆卸的船舶达75艘,已经达到了去年拆卸总量(372艘)的20%。原因是在运货量减少的情况下,船主们认为把需要花费维修的旧船舶拆卸成废铁更好。韩国友利证券预计,船舶订单减少的趋势在上半年将会继续维持。
最近,很多东西在下乡。一类是商品,一类是人。财经作家吴晓波近日撰文指出,工业品下乡了,大学生下乡了,再加上数千万在城里找不到工作的返程农民工,这些景象在告诉人们,中国农村正成为本轮经济危机的“泄洪区”。人人都说中国的危机比美国、欧洲和日本要小很多,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在这里——我们有一个如此庞大的“泄洪区”。但是,这种办法能解决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农民手头的钱本来就很少,现在还要把那么多的耐用消费品促销给他们,用于生产的资金不是就更少了吗?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以及对农村缺乏热情,仅仅为了谋个职业而下乡的大学生当村官,除了在板凳上多坐一个人之外,到底会给农民有多大的好处?吴晓波认为,要提振农村经济的造血能力,办法就是两条,一是保护和提高农民生产农副产品的积极性,二是加快农村工业的建设。这些都是战略性的措施,是真正的振兴之道。而要做到这两点,农村最缺的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字——钱。
在经济衰退加剧之际,美国人储蓄率达到近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据美国商务部3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份个人储蓄率为5.0%,是1995年3月触及5.5%以来的最高水平,去年12月份个人储蓄率为3.9%。资料显示,美国消费者开支自1991年起,没有一季呈现收缩。消费增加的同时,是美国家庭储蓄比例的持续降低。1980年代,美国家庭还将其收入的9%储蓄起来,到1990年代,该数字下降至5%;于本世纪初,该数字更下跌至2%;到了2005年,美国人只将收入的0.5%储起来,即收入约有3000美元,就只储15美元。当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美国人突然意识到储蓄的重要性。不过,当美国人也开始储蓄的时候,这对世界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那些严重依靠出口来发展经济的东亚经济体,这其中当然包括中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已经开始让美国人艰难地在改变自身的消费习惯,这也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一个要求:中国须启动国内消费市场,而不能再过度依赖外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