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上台 影响油金汇
【综合报道】奥巴马于20日就职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投资者焦点已转到他身上,盼望他带来转变,可扭转目前严峻的经济困局及让投资者恢复信心。华尔街对奥巴马就职表现兴奋。
施政方面,奥巴马目前正努力游说国会及美国民众,支持及从速通过其"美国复苏及再投资方案"(ARRP),以刺激经济。民主党重掌白宫,其政策对汇市及商品价格走势,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投资者宜部署新策略。市场憧憬奥巴马上任后,可帮助美国加快走出经济衰退,支持美元汇价走稳。分析师预期,今年上半年,美元将表现稳定,但下半年则变数较多。金价目前于每盎斯840美元水平徘徊,分析师预料,09年金价在780美元有支持。
专家:美元长线贬值
对于美元汇价走势,综合专家看法,中短线有望继续走强,但长线而言则仍存在多项变数。恒生投资服务首席分析员温灼培表示,奥巴马上台后,将会提出多项挽救经济措施,令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重拾信心,故美元在未来3至6个月内可看好。他估计,未来半年欧元兑美元会于1.28至1.40之间上落。然而,长线而言(6个月后),美元的走势则主要视乎奥巴马推出刺激经济政策的效果。温灼培认为,倘经济情况改善,美元汇价可继续强势;反之,若经济情况未能改善,市场对美元再失信心,美元走势难免向下。
恒生银行投资顾问服务部主管陆庭龙亦认为,中线而言,美元汇价可略为看好,原因是避险情绪令投资者增持现金(美元),加上去杠杆化时大部分风险资产以美元结算,故令美元需求上升。不过,他认为,长线而言美元最大的隐忧是供应大增,令美元走势趋向贬值。
陆庭龙指出,过往美国以货币政策挽救经济时,广义货币供应(M2)均会上升,而美元大多会下跌,今次预料亦不会例外。他认为,没有利率调控之下,美元汇价很难长期走强。由于联邦储备局毋须通过国会便能印钞票,故此,日后纵使经济好转,在市场供应太多下,货币会倾向贬值。他又指出,倘美元供应过多,未来有机会导致恶性通胀。
宽松货币政策合理
中长线而言,影响美元尚有其他因素,例如息差走势,现时美息(联邦基金利率)已接近零厘,反观欧洲及英国等地尚有减息空间,故支持美元走势。中银估计,美元强势可持续至今年上半年,当其他国家基准利率接近底部时,支持美元走强的因素便不复存在。
另外,亦有分析指出,由于奥巴马可能采取保护主义,较支持强美元政策,再者,强美元可吸引资金流入购买国库券,而去杠杆化动力未来仍在,这是支持美元上升的动力。汇丰预期,奥巴马上任后会支持宽松货币政策,因此,预测今年美国会倾向弱美元。同时,美国经济不理想,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亦合理。总结而言,美元中短线有望继续走强,但长线而言则仍具变数,现时倾向仍以看淡美元为主。
供求关系:油价走向关键在经济
国际油价自去年中创出历史新高后,受到环球经济转差,需求大减等因素所影响,纽约期油价格在短短数月间已大幅回落超过7成。虽然奥巴马力主降低美国对石油依赖,但在目前低油价的形势下,其刺激经济政策对油价的影响,可能更大于能源政策。
美国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而且高达70%的石油需要依靠进口(81年美国进口石油约为消耗量三分之一),因此对国际油价有重大影响。由于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系同时步入经济衰退期,对原油需求大减,令油价持续受压。
高盛在去年曾预计,今年美国原油平均价将达到148美元,但目前已把油价预测大幅调低至每桶45美元。该行认为,市场供应一直过剩,可能继续推高库存,令油价逼近30美元。若需求继续恶化,现货价格仍可能承受沉重压力,并可能需要进一步下挫以促使供应减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自今年起每天减产超过400万桶,以支持油价回升,卡塔尔石油部长早前指出,油价要达70美元才适合油商继续投资。恒生投资服务首席分析员温灼培估计,在OPEC积极减产下,油价在30美元应有支持,并有机会以极慢速度回升,但需要视乎日后经济发展。
因此,奥巴马的"美国复苏及再投资方案"(ARRP)等政策,能否成功刺激经济复苏,将为提升原油需求、带动油价回升的关键。但是,由于政策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奥巴马上台短线对刺激油价作用有限。不过,要留意奥巴马一直希望减少美国对中东及委内瑞拉进口石油的依赖,并计划大力推动再生能源发展,长远而言或对油价不利。
在ARRP中,便有580亿美元用作能源支出,包括直接投入再生能源项目,及相关公司可获减税优惠及贷款担保。根据美国能源部资料,以太阳能及水力为主的再生能源,在07年占美国能源供应仅为7%。奥巴马曾提出,到2012年,美国10%的发电量由再生能源提供,到2025年,比率再提升至25%。问题是,油价低迷将成为推动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障碍,油价大跌及经济不景曾最少令4个类似的计划告吹。
低息环境:市场避险首选黄金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市场信心薄弱,为求避险,分析师预期资金会继续以黄金作为避难所,加上下半年美汇偏弱机会浓,与美汇走势背驰的金价预料向好。恒生银行投资顾问服务部主管陆庭龙指出,金价走势与美元相反,他估计美元先升后跌,故料金价先持稳后上扬,于750至780美元附近有支持,今年下半年有机会升穿1,000美元水平。
陆庭龙指出,除美元走势外,支持金价向上的还有其他因素:其一、环球央行仍在减息,持黄金的相对成本已降低;其二、其他货币因央行大量发钞,令币值下降,反之金价不受央行印银纸影响,可以保值;其三、一旦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再现,持有现金(如美元)的投资者会把资金转投至黄金及商品。
MKS Finance资深副总裁Frederic Panizzutti表示,"大家都害怕通胀、信贷紧缩及汇兑损失,黄金是最佳的避险工具",他估计金价今年上半年平均为900美元。据彭博综合分析师预测,今年平均金价为每盎斯910美元。高盛在上月底发表报告调高09年金价预测,12个月目标价由710美元上调至795美元,理由是看淡未来12个月美元汇价,并预料全球处于低息环境,将对黄金有利。瑞信估计,今、明两年的金价,分别为898美元及960美元。恒生投资服务首席分析员温灼培认为,金价暂仍属大型震荡市,主要是中线而言,美元走势仍然不明朗。
巴菲特:奥巴马经济刺激方案短期不会创造奇迹
【综合报道】著名投资大师、伯克希尔董事局主席巴菲特日前表示,现在没有人比奥巴马更适合掌控美国经济,但他同时表示,目前的局面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好转。巴菲特认为,现在的美国经济正面临二战后最糟糕的局面。他预计,奥巴马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将在长期有助美国经济发展,但短期内不会产生显著成效。因此公众不应寄望在几个月内看到奇迹。
不过,有经济分析师认为,美国在今年夏季前将蹒跚走出长达18个月的深度衰退,但其将面临高失业率、庞大的财政预算赤字,以及欠缺强势的成长动力。"今年下半年重回成长,这并不等于回复良好体质。"摩根大通首席分析师Bruce Kasman表示。在经济面如此黯淡之际,分析师为什么会认为美国能在六个月内回升至增长?这在相当程度上与政府大量注资的措施有关。
奥巴马经济顾问团队的成员之一萨默斯近日表示,预计会有进一步的失业出现,但奥巴马经济刺激措施应有助于限制失业人数的增加。当被问及他是否认为失业率会升至10%时,萨默斯回答称:"我认为不会。"
金融危机后欧盟成员财政差异可能会扩大
【综合报道】全球金融危机让欧洲各国叫苦不迭,欧盟区自去年以来,已经斥资2000亿欧元刺激经济,同时对金融体系的注资高达近2.2万亿欧元。不过这些成效如何,目前尚无法得知。欧洲委员会财经事务总署国际事务司长德莱塞亚近日表示,全球正面临严峻的不平衡,需要一个多国合作、多方面合作的政策,包括美国、日本、中东、欧盟在内,都无法置之度外。
德莱塞亚表示,几乎没有人会肯定下一步形势会怎么发展,各国政府需要在现有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分析。上述政策仍在执行过程之中,还需要观察究竟其效果如何。上述政策预备的是经济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但是目前来看,形势似乎还过得去。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正在增加,但是要传导至实体经济还有一段时间。另外,再从实体经济传导至金融体系,还需要更多时间。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早期时候就进行行动,以免形势恶化。
这次危机可能对欧盟成员国来说,是一次巨大考验,因为尽管各国货币已经一致,但是财政政策要取得一致,似乎难度不小。德莱塞亚表示,各国财政政策不一即使在危机之前也已经持续性地出现,这并不是什么坏现象。危机之下,可能有一些成员国会遭受更严重的打击,他们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制订财政政策,也有一些成员国的财政上比其他成员国有竞争优势,这次危机之后,这种差异可能会扩大。但是欧盟的框架摆在那儿,各成员国的政策均旨在稳定金融体系,种种行动也均在框架之内。
当前是非常时期,各国未必会有结盟行动,但是框架提供了内在的弹性,同时也能确保各国远期目标的一致性。所以,应该说有可能在危机之下,各国的行动会各有差异,但是整体框架能维持整个货币体系的稳定,直至经济复苏。
【环球市场】
央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规模2000亿
【综合报道】2008年12月,中央政府宣布在7个方面采取14条措施支持香港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其中包括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经双方进一步商定相关细节后,有关货币互换协议于今日签署。
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是人民银行和金管局在现有的合作基础上新增的一项货币管理合作机制。货币互换安排的建立,将有助于必要时为两地商业银行设于另一方的分支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加强外界对香港金融稳定的信心,促进地区金融稳定,以及推动两地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该货币互换协议实施有效期为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而所提供的流动性支持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270亿港元。
陈家强:香港已加强做空管制
【综合报道】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近日谈到香港金融监管的问题时表示,香港现在面对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市场制度的信心产生很大的影响,银行业失去了借贷的信心,香港政府必须采取大量的举措,包括增加储备、注资银行系统等等,以及对于存款的全额担保,这些举措一直会延续到2010年。
陈家强还格外提及了对于做空的监管措施。他说,在跌市中一定要对做空行为加以限制,在现在金融危机时要对做空行为严令禁止。他提到,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港币造成冲击开始,香港已经开始对做空进行管制,尤其是没有现货在手的做空行为,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证监会也开始对一些不能清算的交易,尤其是做空的交易进行非常严格的管制。
陈家强进一步补充道,从香港银行和证券市场的整体运行情况看来,监管法规整体上是良好的,但在危机期间也凸显出了一些薄弱环节,比如说对于结构性产品的监管问题。他表示,香港会在将来与国际组织更加紧密合作,通过举办论坛和研讨会,检视在商业行为和监管法规方面能够做出哪些改善。
惠誉调降台湾信用评级
【综合报道】惠誉评级近日调降了台湾信用评级展望,并表示,台湾政府激进的经济刺激计划很可能将政府债务推升至创纪录水平。蒙古的评级亦遭下调。这是自2001年底开始对台湾进行评级以来,惠誉首次将台湾"AA"级本币评级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与亚洲其它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一样,台湾也受到了美欧消费者需求骤降的打击。台湾经济增长率在去年第二季度达到4.56%以后,于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作为回应,台湾"总统"马英九表示,政府将重点转向内部经济,以拉动增长。他出台了一系列刺激计划,包括发放25亿美元的消费券,并专门拨出180亿美元资金,作为企业贷款担保。台湾经济部还在考虑为处境艰难的芯片制造企业纾困。惠誉表示:"在政策方面,刺激经济增长似被台湾政府列为短期�的优先事项,而非平衡中央政府的总预算。"
该评级机构警告称,如果全球经济形势继续恶化,那么台湾近来的刺激计划支出可能会限制其财政政策选择。惠誉表示;"随着台湾的负债水平逐渐逼近法定上限,加上非债务融资管道有限,台湾政府的财政弹性已经转差。"台湾官员反驳称,因总负债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7%,政府仍有融资空间。他们表示:"政府是在仔细考虑过成本和收益后,才增加负债以刺激经济的。这些措施应能增加政府收入,从长期来看能带来收支平衡。"惠誉预计,台湾经济今年将下滑2.1%。
(60% 券商总部,1500 家证券营业部,500 强中国上市公司的选择!
中国证券�参"第一资讯":市场动向公司内情,原创分析独家视点,
股市情报核心报告,敬请下载使用"汇聚"客户端
网址:www.huijuzx.com, 热线电话:021-51098605 QQ:519033021
Email: huiju1688@163.net MSN:huiju1688@hotmail.com)
【要闻报道】
中央不认同放宽澳门自由行限制要求
【综合报道】不少澳门赌业界人士乐观地憧憬,中央早晚会放宽澳门自由行限制,连新濠国际主席何猷龙也称"香港都有,无理由澳门无"。然而,这个希冀可能变成泡影。消息人士透露,当局深入了解澳门政经状况后,暂时无意出手"打救",甚至是新任特首今年底上场,也未打算以放宽广东省自由行为"贺礼",因为中央认为,澳门赌业财团只不过是"暴利率减少"而已。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澳后至今未见好消息,现时大部分市场人士倾向相信,中央将在新任特首上任后,才重新放宽自由行以提升其民望。但消息人士表示,对于要求重新放宽广东省居民赴澳,中央并不认同,而当局目前也没有相关的扶助澳门的计划。换言之,即使新特首上任,也未必有"礼"到贺。他续说,中央的想法是,澳门赌业只是暴利率下跌(即仍是暴利)。他比喻说,从前投资100 元赚800 元,现在投资100 元,只赚300元,意味只是利润减少而已,故不需要出手"打救"。此外,中央对澳门赌场不宜再增加的看法也不变,因为当局也认同,美资赌场在博彩娱乐事业上的确占有优势,故不欲再把发展注码全押在赌业上,以免美资势力继续坐大。
瑞信赌业股分析员陈伟邦表示,中央可能改以基建等方式支持澳门,目前难以估计中央的心思。但认为,即使要发展旅游,中央也要开放自由行才成,又强调仍倾向相信中央会"打救"澳门,可能不是用赌场赚几多钱去看,而是失业、裁员情况。而澳门去年第三季失业率,仍处于低位的3.1%,第四季数据将于2 月3 日公布。事实上,自从去年多次收紧广东省自由行限制后,澳门博彩收益增长急速降温。虽然各赌场营运商均坚称影响不大、博彩收益仍高企,但另一边厢,威尼斯人、银娱、十六浦等,均先后推迟发展计划或赌厅的开业时间,一时间地盘停工、裁员、减薪之声此起彼落。
中央的另一个考虑是,外国资金和政府介入澳门发展,美国政府不久前提出在澳门设领使馆,还有别的国家也提出要求,情况较为敏感复杂,要小心处理,平衡各方利益。另外,中央还有不少政治敏感的考量,担心掌握不少情报的国内官员到美资赌场赌钱,随时造成严重的后果。至于横琴岛开发,中央则倾向由澳门与珠海共同开发,方式也是以旅游为主,开赌机会不大,而其关键是要打通交通基建,方便人流车流。
中国开展商业银行参与债券交易试点
【综合报道】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通知,宣布开展上市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的试点,旨在促进企业融资,发展债券市场。国内已上市的商业银行,经中国银监会核准后可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从事债券交易。
试点期间,商业银行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固定收益平台,从事国债、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券品种的现券交易,还可从事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品种交易。这份下发到各上市银行及沪深交易所的通知规定,相关商业银行在其债券专用席位内,只能使用本银行账户从事债券交易。试点期间,债券登记、托管及结算方式暂时不变。中国银监会及证监会将建立联席监管制度,对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的债券交易进行监管。
中证监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点取得经验后,中国银监会及证监会将完善相关制度,逐步扩大参与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范围,扩大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从事债券业务的范围。
传中央结算研究长远防风险方案
【综合报道】雷曼交收失责事件,令中央结算风险骤增,消息人士透露,中央结算正研究长远加强防范结算风险的方案,例如早前临时执行的追收经纪行额外抵押品措施,将来可如何做法。目前中央结算已设立保证基金保障交收,倘若有经纪行出事,未能履行交收时,保证基金可作填补之用。该基金部分来自所有经纪行的供款,去年结余水平约三点七亿元。
在雷曼交收失责事件发生后,中央结算已加推措施,向一些大行追收额外抵押品,金额为经纪行每日长仓或短仓额较高者的百分之十。但这只是临时措施,目前市道淡静,该措施已暂缓继续。据了解,中央结算正参照海外结算机构有关交收风险的抵押品规例,希望研究防范结算风险的长远方案,据知,海外相关保障措施亦不外乎设立保证基金,以及要求成交量大的经纪行提供额外抵押品。消息人士举例,可用成交额等作准则:"例如是否成交少于一千万元,就不需要追收抵押品?"港交所发言人不评论中央结算正在研究的方案。另该所亦正与证监会研究,确保日后发出的限制通知,不会在无合理原因下禁止参与者就结算所内未平仓仓盘进行有秩序交收。
【热点聚焦】
楼市限外政策或放宽
【综合报道】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日发布《二○○八─二○○九年度全国房地产政策研究报告》指出,今年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将由放松上一轮的紧缩型调控,转变为新一轮的扩张型调控,并将有新政出台,包括限制外资的政策可能放松。
报告预料,当前房地产业限制外资的政策可能放松,在楼市低迷和外资流出的背景下,零六年出台的限外政策已经没有必要那么严格,因此今年可以适度放松,尤其在个人购房方面。根据易居的预期,零九年房地产调控将告别紧缩型调控,正式步入扩张型调控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政策的松紧度将基本上回归到零三年之前。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指出,今年房地产市场依然将以低迷为主基调,成交量将会在低位盘整,而房价还将适度下调。在这种形势下,为了避免房地产市场出现"硬着陆",在"强化住房保障与稳定市场发展"方针指导下,还会有新的房地产政策出台。随着投资投机需求的剧减和楼市的低迷,今后三年保障性产品的供应比重将占全国住宅供应总量的五成左右。此外,搞活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则可能是今年住房政策的突破点之一。
对于今年楼市的政策走向,易居预期,中央将适度放松土地政策,允许开发商缓缴土地出让金,分期缴款分批发证,查处闲置土地力度也会减弱,实际上部分地方政府几个月前已经开始放松,此外可能会在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方面出台细化规定。其次是,购房入户政策扩大化,少数地方政府已降低购房入户门槛,在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推进的情况下,今年可能有更多城市实行"购房入户",尤其是上海、广州、北京等户口控制严格的城市,这一政策效果会非常显着。
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可能放开限制
【综合报道】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孟晓苏近日透露,国家可能放开对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限制,最终确定的资金比例可能是8%,即将有近2400 亿元的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将被允许进入房地产领域,对于干涸已久的房地产行业是一大利好。另一方面,中国银行发表报告认为,目前全国平均房价下降的压力仍大,但由于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来看泡沫程度不大,未来全国平均房价调整幅度不会太深。
自"保险资金有望获准投资房地产业"的消息传出后,保险企业等待了近半年的可运用资金比例终于有了眉目。事实上,去年八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对保险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二审,代表们对草案增加的"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不动产"这一规定都持肯定态度。不过有代表认为,对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比例应做出更明确的规定。据悉,修订后的《保险法》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台。
明天地产业务总监贾玉鹏表示,保险业在这一轮调整中进入房地产行业,被视为一件双赢的事情,2400 亿元资金将极大地缓解地产企业普遍缺钱的状况,保险业进入将有多种形式,或购买高端的写字楼,或通过资本市场增持地产企业股份。此外,也让保险业的资金有了很好的流向,目前的危机让许多保险公司投资国外的风险大大增强,而国内房地产的预期还是很看好。
另一方面,中银发表报告称,随着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增长"拐点"的出现,经济增长开始处于下降周期,国内房地产市场也开始进入调整;同时,前期支撑中国房价快速上升的因素已经发生的变化,也决定了短期内中国房地产市场难有起色。不过,由于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来看泡沫程度不大,因此全国平均房价未来调整幅度不会太深。中银还指出,人民币升值放缓导致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下降。如果人民币升值预期改变将促使热钱抛售中国资产变现,进而对房价产生下降压力。
房产税需用人民币缴纳
【综合报道】国家财政部近日发布通知称,从今年起,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以非人民币货币缴纳房产税,需折成人民币。据财政部消息,自零九年一月一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组织以及外籍个人(包括港澳台资企业和组织以及华侨、港澳台同胞,以下统称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国发〔1986〕90 号)缴纳房产税。
财政部通知主要内容为:一、自二零零九年一月一日起,对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的房产征收房产税,在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等方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国发〔1986〕90 号)及有关规定执行。各地要及时了解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房产税的征收情况,对遇到的问题及时反映,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二、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在缴纳房产税时,均应将其根据记账本位币计算的税款按照缴款上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三、房产税由房产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征收。
【投资参考】
音乐业不敌盗版 改营运模式
【综合报道】全球音乐公司有感数码音乐销售急速增长,同时又无法阻止盗版行为,因此,采取新的音乐销售形式,索性开放市场,通过与手机生产商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合作,让消费者"免费"无限量下载音乐或歌曲,然后从广告或服务月费中赚取利润。欧洲多国政府亦打算要求ISP业者控制其网络服务中的盗版行为,向用户提出警告,劝导他们不要非法下载音乐。
音乐公司多年来一直努力不懈地采取各种办法应付盗版行为,例如将经营主力放在音乐光碟(CD)之上,又或者坚持数码音乐在合法的网站销售,并加上版权保护限制模式DRM等。但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日前发表的统计报告显示,音乐公司上述的努力均是徒劳无功。
非法下载达九成五
IFPI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的数码音乐销售额较前一年增加7亿美元至37亿美元,升幅达25%,是连续第六年保持增长,占整体产业的销售额亦从前一年的15%上升至20%。不过,数码音乐的理想销售成绩未能弥补音乐CD的销售下滑,整体音乐销售额共下挫了7%。另一方面,报告指出,去年全球估计有超过四百亿首音乐遭非法共享,而同期全球合法下载了十四亿首单曲,意味盗版率高达95%。
面对盗版问题无法铲除,以及数码音乐的急速兴起,音乐公司被迫改变营运模式,因为他们明白到,唯一能跟盗版行为对抗的方法是免费发行音乐。业内人士透露,通过手机或互联网向消费者"免费"无限量提供音乐或歌曲,将在未来数月成为现实。但当然,这些音乐并非真的不收费用,而是音乐公司会以新的获利模式,通过广告、手机销售、或宽频上网合约,间接向消费者征收。
环球音乐、新力音乐、华纳音乐、EMI等主流音乐公司采取的其中一种新销售模式,是授权社交网站MySpace或影片分享网站YouTube等使用或播放其音乐,并透过广告获利。此外,有愈来愈多的音乐公司将音乐授权给游戏产业。业界估计,去年上半年音乐游戏就占美国市场整体游戏销售量的15%,其中以音乐为主的一款游戏Guitar Hero,在三年内共售出二千三百万套,单在北美市场便带来10亿美元的收益。
手机合作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这些音乐公司亦通过与手机公司的合作,让手机公司提供音乐下载服务,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Comes With Music。这项服务是由诺基亚去年在英国推出,让购买该公司部分型号手机的用户,可从其提供超过五百万首音乐的音乐库中无限量下载。诺基亚表示,这项服务将会在今年首季扩展到澳洲及新加坡,并在稍后提供给其他欧洲国家。包括诺基亚、苹果iPhone、BlackBerry等公司表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他们均渴望引入音乐下载服务,以提高各自的竞争力。
其他的"免费"音乐下载服务将由ISP提供。音乐公司表示,由于ISP与用户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他们在打击盗版行为扮演重要角色。丹麦的TDC、法国的Neuf Cegetel、瑞典的TeliaSonera、以及英国的BSkyB等ISP,正向用户提供无限量的音乐下载服务,作为其宽频登记合约的部分内容。
除了音乐公司呼吁ISP配合打击盗版外,英国及法国政府亦打算要求ISP业者控制其网络服务中的盗版行为。其中英属马恩岛政府便计划制订系统,要求宽频用户每月缴交执照费,之后便让他们从任何网上来源下载音乐,就算目前被列为非法下载网站也不会予以追究。法国政府更推出《创作与互联网法案》,要求ISP业者警告并教育用户不要非法分享音乐,并可终止违规用户的网络服务一个月至一年不等。此外,新西兰亦计划在下月要求ISP业者提出终止侵权下载连线的策略。Entertainment Media较早前的调查指出,这些警告是有效的,因为英国用户在接到警告后,有72%表示会停止非法下载,而法国则有74%用户认为终止网络连线,会比罚款或受到其他法律制裁来得更好。
数码销售应成主流
音乐光碟(CD)由于在保护版权上较为容易,向被音乐业界视为主力营销产品,但有市场调查公司表示,业界应该改变这个销售倾向,转为全面进军数码音乐,以符合目前的消费者习惯和市场潮流。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曾发表报告指出,随着数码音乐与互联网的盛行,音乐CD销售量自2000年起逐渐下滑,以目前的情况观察,已经难挽颓势,反观数码音乐的销情却日趋强劲。据另一市场调查公司Nielsen资料显示,去年全球音乐CD的销量是三千六百二十六亿张,较前年减少了近20%,是连续第八年下降。而音乐CD在整体音乐市场的占有率,亦从2005年的91%下降至去年的80%。与此相反,数码音乐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上升至39%,而在英国和法国,数码销售热潮在去年亦开始涌现,在英国的增长率达45%,在法国更达49%。
Gartner负责研究的副总裁麦格尔指出,音乐CD无法有效防止盗版,也不能突破老旧行销手法和商业模式,倒不如将营运主力放在互联网的数码市场,强调"数码优先",利用社交网站目前大行其道的优势,让所有新的音乐发行都通过数码服务进行,把音乐CD转为辅销售角,随市场需要才出版应市。该公司估计,2012年美国将有近八成家庭拥有宽频网络,再加上多媒体手机和无线上网科技的普及,数码音乐市场将有广阔发展前景。此外,唱片公司主力开发数码音乐,按需要才烧录音乐CD,除可降低成本,还能配合目前广泛流行的绿色观念,可以大力宣传该行业避开塑料光碟是非常环保的行为。
有助解决长期争论
长期以来,数码音乐存在一个重大争论,就是其版权应该如何界定。音乐公司向消费者间接提供免费音乐下载服务,将可解决有关问题。分析指出,数码产品毕竟不同于传统实物产品,例如消费者购买了一本正版书籍,自已阅读完毕后转赠给朋友,并不会引起版权的纠纷,但若购买了正版数码音乐,然后复制给朋友,就有可能被视为侵犯版权。因此,围绕数码产品制定的一些规则,必须符合其独有的特性。
以往音乐公司销售数码音乐,几乎全部都要添加DRM。这是保护多媒体内容免遭盗版的一种方法,即防止用户未经授权随意播放、复制或传播多媒体内容。但此举亦给消费者带来许多麻烦,例如他们花了高额金钱买来的歌曲,只能在限定的设备,例如iPod播放欣赏,无法转移到其他牌子的MP3或数码音乐设备中播放。
有评论指出,"反盗版的底线是不困扰正版"。但DRM的添加,却为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以致有部分消费者被迫转向盗版,以免受到限制,这是商家所极不乐见的情形。因此,撤销版权保护限制已成为一大趋势。苹果公司在本月初便宣布,其网上音乐店iTunes的数以百万计音乐将逐渐解除版权保护限制,让消费者可在不同的设备上播放购得的音乐。
iTunes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