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业监管政策动向
1.个人房贷不良率远低于各项贷款不良率。中国证券报1月6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霍颖励表示,2008年楼市大幅调整之后,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依然属于银行优质资产,不良率远低于各项贷款的不良率。
数据显示,房改十年来,个人房贷已经成为目前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贷款业务。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95万亿,比1997年底增长155倍,占全部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0%。2008年11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10.6%,比2007年同期低25.8个百分点。
2.银监会成立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办公室。京华时报1月7日消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蔡鄂生表示,为认真配合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银监会专门成立了银行业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办公室,负责全国银行业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的协调、配合工作及金融债权维护事宜。
3.外资法人银行将可投资中国企业债市场。上海证券报1月9日消息,日前所有在中国内地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接到中国银监会下发的一项草案,允许外资法人行投资中国的企业债券市场。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可以投资的品种,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尚不能进行企业债交易。
点评:去年12月初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成果之一,就是中国将允许在华外资法人银行为其客户或自身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债券。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通过海外关联机构担保或贷款方式增加其流动性。
外资法人银行从事企业债交易,使其增加了一个管理流动性的渠道,同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盈利渠道。在集团总部遭遇危机之际,在华外资行遭遇流动性困境,从事企业债交易,也会增加一些调节自身流动性问题的工具。
(二)银行业动态
1.江苏首家韩资银行开业。中国证券报1月5日消息,2008年的最后一天,新韩银行无锡分行在无锡新区正式开业,成为落户无锡地区的首家韩资银行。韩国新韩银行在全球共设立分行1000多家,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北京、上海、天津、青岛也设有分行,无锡是其在江苏省内的首家分行。
2.农发行去年经营利润增长37%。中国证券报1月5日消息,2008年农发行实现经营利润204亿元,同比增盈55亿元,增幅为37%;人均创利41万元,比上年增加11万元。农发行通过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34亿元,资本金达到200亿元。
截至2008年年末,农发行各项贷款余额为12193亿元,比年初增加1968亿元,同比增加588亿元。去年该行累计发行金融债券20期,筹集资金2816亿元,同比增加315亿元,年末债券余额6497亿元;各类存款余额3024亿元,比年初增加1000亿元。
经过去年的积极创新和业务的扩大,农发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向好,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180亿元,不良率为3.8%,比年初下降2.5个百分点。
3.浦发银行快报:净利润增127%。中国证券报1月6日消息,浦发银行披露2008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08年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44.12亿元,同比增长32.99%;净利润125.12亿元,同比增长127.53%;每股收益2.21元。期末净资产收益率30.32%,同比增加10.89个百分点,每股净资产7.29元。
4.农发行08年经营利润逾200亿元同比增盈55亿元。上海证券报1月5日消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08年全年实现经营利润204亿元,同比增盈55亿元,增幅为37%;人均创利41万元,比上年增加11 万元。同时农发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向好,2008年年末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180亿元,不良率为3.8%,比年初下降2.5个百分点。另外,农发行通过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34亿元,资本金达到200亿元。
5.国内首笔并购贷款正式启动 首创股份拔头筹。中国证券报1月6日消息,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产权交易所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大厅举行了三方"关于并购贷款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这标志着我国首笔并购贷款正式启动,首创股份成为该项目第一个受益企业。
点评:这是去年12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之后的首笔并购贷款,并购贷款作为一种新业务,不仅能开拓银行的盈利渠道,促使中国金融领域发生深刻重大的变化,也将为保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6.外资股东抛售建行中行H股。上海证券报1月8日消息,7日,美国银行以每股3.92港元减持了56亿股建设银行H股,美国银行持股建行比例也从原来的19.1%下降至16.6%。 美国银行此次减持价较6日建行收盘价4.45港元折让12%,而购买这些股份的投资者将受120天禁售期的约束。
此外,2008年12月31日,瑞银集团将其所持的占比1.33%的中国银行34亿股H股,在解禁期首日,全部出售给机构投资者。每股售价虽然较12月31日当日收盘价2.11港元折让12%,可能在其四季度财报中将为此录得3亿美元的交易盈利。
点评:近期外资股东大幅坚持中资行H股,一方面是建行中行的股价可能偏高,而且今后的盈利前景不明朗,另一方面则是外资股东基于自身财务状况等因素,比如美国银行近期合并富国银行等都造成其对现金的需求增加。
7.标普:中资银行不良贷款率或将上升。证券时报1月8日消息,标准普尔近期报告指出,如果中国政府对银行贷款流程不进行过多干预,中国大型银行的财务实力将足以承受2009年可能出现的冲击。鉴于政策调整对银行的影响有弊有利,标准普尔将对中国银行业的展望由谨慎正面调整为稳定。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廖强表示,预计2009年中国企业违约率将上升,特别是对出口企业及其他产能过剩但需求急剧萎缩的行业而言尤为如此。因此,2009年中资银行或将面临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升幅可能为204个基点)与利润大幅减少的局面,但各银行国内债券投资的收益理应上升。
8.建行去年新增贷款增速达23%。中国证券报1月8日消息,建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建行对于国家要求重点支持的中小企业、"三农"、抗灾救灾,合计新增贷款2112亿元,增速达23%,占全部贷款新增的42%。对于"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去年主动退出的贷款量超过500亿元。
9.国开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97%。中国证券报1月8日消息,截至去年底,国开行贷款余额达2.8万亿元,累计本息回收率99.74%,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97%。
去年国开行将83.3%的贷款投向煤电油运、农林水、通讯和公共基础设施领域,64.5%的贷款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截至去年底,国开行全年发放基层业务贷款2015亿元。其中,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龙头企业贷款1067亿元;发放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贷款19.1亿元;发放中小企业贷款368亿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